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DOI: 10.11820/dlkxjz.2010.01.010 , PP. 73-78
Keywords: 海岸带 ,非点源污染(NPS) ,研究进展
Abstract: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和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其环境和生态极易遭受扰动而恶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海岸带陆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对该区域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非点源污染是海岸带河口及近海水体陆源污染的重要方面,在很多区域,非点源污染甚至已超过点源污染而成为河口和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研究,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在概述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海岸带陆源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当前及未来时期需重点研究的内容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References
[1] 孙有斌, 高抒, 李军. 边缘海陆缘物质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初步分析. 科学通报, 2003, 48(1): 83-86.
[2] 鹿化煜, 安芷生.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中国科学(D辑), 1998, 28(3): 278-283.
[3] 吕连清, 方小敏, 鹿化, 等.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科学通报, 2004, 49(11): 1091-1098.
[4] 徐建树, 潘宝田, 高红山, 等.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土壤学报, 2006, 43(2): 183-186.
[5] 汪海斌, 陈发虎, 张家武.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中国沙漠, 2001, 21(1): 21-26.
[6] Keeney D R. Reducing nonpoint nitrogen to acceptable levels with emphasis on the Upper Mississippi River Basin. Estuaries, Estuarine Res. Federation, 2002, 25 (4B): 862-868.
[7] 刘国华, 傅伯杰, 杨平. 海河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入海通量. 环境科学, 2001, 22 (4): 46-50.
[8] 刘征涛, 姜福欣, 王婉华, 等. 长江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19 (2): 1-5.
[9] 王婉华, 刘征涛, 姜福欣, 等. 长江河口水体有机污染物现状分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23 (1): 92-95.
[10] 王修林, 李克强, 石晓勇. 胶州湾主要化学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11] 陈克亮, 朱晓东, 王金坑, 等. 厦门市海岸带水污染负荷估算及预测. 应用生态学报, 2007,18(9): 2091-2096.
[12] 袁宇, 朱京海, 侯永顺, 等. 污染物入海通量非点源贡献率的分析方法.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21(5): 169-172.
[13] 袁宇, 朱京海, 侯永顺, 等. 以大辽河为例分析中小河流入海通量的估算方法.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21(5): 163-168.
[14] 欧维新, 高建华, 杨桂山. 苏北盐城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初探. 生态环境, 2006, 15(3): 495-498.
[15] 刘星才, 许有鹏, 李嘉俊. 东南沿海中小流域非点源污染估算研究与分析.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27(5): 41-4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