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旱阳坡的地域分异特征

DOI: 10.11820/dlkxjz.2010.03.011, PP. 327-334

Keywords: 干旱阳坡,地域分异,丘陵沟壑区,高塬沟壑区,过渡地带,黄土高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干旱阳坡这种典型的困难立地进行因地制宜的植被恢复建设。本文选取甘肃西峰、山西吉县、陕西安塞、宁夏固原为研究区,采用25m分辨率的DEM为数据源,基于GIS提取相关地形信息研究其干旱阳坡的地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沟壑区干旱阳坡面积比例占45%~54%,表现为高塬沟壑区>过渡地带>丘陵沟壑区。②不同类型沟壑区干旱阳坡面积比例随坡度的变化规律不同,高塬沟壑区呈左偏态分布,其他样区均基本呈近似正态分布,且丘五区和过渡地带呈双峰现象。③不同类型沟壑区梁峁坡面积比例关系为高塬沟壑区>过渡地带>丘陵沟壑区;沟坡面积比例为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高塬沟壑区;川台地面积比例为丘五区>过渡地带>丘二区>高塬沟壑。④不同类型沟壑区各立地类型组所占的面积比例各不相同,除高塬沟壑区外基本呈阳向缓坡组>阳向陡险坡组>坡顶或沟底。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抗旱造林与植被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References

[1]  Famiglietti J S, Rudnicki W, Rodell M. Variability in surface moisture content along a hill slope transect Rattlesnake Hill Texas. Journal of Hydrology, 1998, 210: 259-281.
[2]  Westerm A W, Grayson R B, Blosch L G, et al. Observe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soil moisture and its relation to terrain indices. Water Resource Research, 1999, 35: 797-810.
[3]  Qin Y, Fu B, Wang J, et al. Spatial variablity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its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indices in a semi-arid gully catchment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1, 49: 723-750.
[4]  汤国安, 杨昕.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试验教程.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5]  邓慧平, 李秀彬. 地形指数的物理意义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2): 103-110.
[6]  刘建军, 薛智德. 森林立地分类及质量评价.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4, 9(3): 79-84.
[7]  梁守伦, 郭翠萍, 张炜. 晋西黄土丘陵区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II): 立地类型划分的研究. 山西林业科技, 2004, 1(3): 6-10.
[8]  郭晋平, 肖扬, 张剑英, 等. 聚类分析法在森林立地分类中的应用. 林业科学, 1994, 30(6): 513-518.
[9]  连纲, 郭旭东, 傅伯杰, 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预测.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2): 112-122.
[10]  刘建军, 王得祥, 雷瑞德, 等.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对策.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2, 17(3): 12-15.
[11]  邹厚远, 关秀琦, 韩蕊莲, 等. 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学依据探讨. 水土保持学报, 1995, 9(4): 1-4.
[12]  张金屯.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建设的理论和技术问题.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18(4): 120-124.
[13]  胡良军, 邵明安, 杨文治.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及其与林草布局的关系. 草业学报, 2004, 13(6): 14-20.
[14]  邱扬, 傅伯杰, 王军, 等.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07, 26(1): 100-107.
[15]  张维国, 曹丽萍. 干旱阳坡不同方法造林效果分析. 防护林科技, 2008, 85(4): 54-55.
[16]  薄颖生, 魏凌云, 张顺正, 等. 干旱阳坡侧柏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25(1): 21-24.
[17]  伊敏, 金雁海, 郑明军, 等. 大青山干旱阳坡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5(3): 34-39.
[18]  郑宝明, 田永红, 王煜, 等.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 小流域坝系建设理论与实践. 郑州: 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4.
[19]  朱红春, 汤国安, 张友顺, 等. 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23(5): 43-45.
[20]  朱红春, 张友顺, 汤国安, 等. 基于DEM的黄土地貌类型提取与制图: 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实验样区为例. 地球信息科学, 2003, 12(4): 110-11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