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城镇发展与交通可达性相互影响
DOI: 10.11820/dlkxjz.2010.10.012 , PP. 1239-1248
Keywords: 城镇发展 ,可达性 ,新疆 ,增长回归模型
Abstract:
城镇发展与交通可达性密切相关,探讨二者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状况。本文根据新疆1979-2008年间城镇及交通发展数据,利用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建立回归模型,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城镇发展与城镇交通可达性格局演变特征及二者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城镇发展区域差异明显,两极分化严重,其中北疆好于南疆,东部优于西部;城镇交通可达性在时间尺度上以1997年为分界点,前20年增长缓慢,后10年急剧提高;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以天山南北坡中段最高,向外围呈递减趋势。城镇发展与城镇交通可达性关系方面,城镇交通可达性水平对城镇发展制约严重,其变化对城镇发展边际影响递减;城镇发展对城镇交通可达性正向影响明显,城镇发展水平越高或城镇发展速度越快,城镇交通可达性改善越明显。
References
[1] 张凌云. 我国旅游业地域非均衡性增长研究初论. 南开 经济研究, 1998,(2): 71-74.
[2] 王良健, 邓琼芬.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财 经理论与实践, 2007,(1): 105-110.
[3] 何江, 张馨之. 中国省区收入分布演进的空间—时间 分. 南方经济, 2006,(12): 64-77.
[4] Javier G, Conde?o-Melhorado A, Martín J C. Using accessibility indicators and GIS to assess spatial spillovers of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0, 18(1): 141-152.
[5] 陆林, 余凤龙.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 经 济地理, 2005, 25(3): 406-410.
[6] 唐柳雄. 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研究. 经济问 题, 2003,(11): 69-71.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