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基于GIS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DOI: 10.11820/dlkxjz.2006.03.010, PP. 79-85

Keywords: 空间模拟,区域贫困,人工神经网络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山高坡陡,地形破碎,生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之一。本文选择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作为研究区,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应用GIS和ANN技术,模拟区域自然致贫因子和消贫因子的空间分布,计算各乡镇的贫困度,揭示区域贫困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指导研究区早日脱贫及生态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地形、土壤侵蚀等自然要素是主要的致贫因子,而社会经济要素是缓解贫困的因子。贫困度较小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东部,贫困度较大的乡镇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南部和北部边缘。可见,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区域贫困化简便、实用,避免了传统的单纯依靠统计数据进行贫困化研究的做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技术途径。

References

[1]  《中国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21 世纪议程.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
[2]  蔡运龙.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 地球科学进展, 1996,11(6):602~606.
[3]  万军. 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03.
[4]  崔林丽, 史军等. 中国陆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季节变化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3):8~16.
[5]  李双成,许月卿,傅小锋. 基于GIS 和ANN 的中国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 资源科学, 2005, 27 (4):76~81.
[6]  方精云, 柯金虎, 唐志尧等. 生物生产力的“4P”概念、估算及其相互关系.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25(4):414~419.
[7]  徐裕华. 西南气候.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8]  许月卿, 李双成.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 资源科学, 2005, 27(1): 69~7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