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一次能源供应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
DOI: 10.11820/dlkxjz.2009.03.001, PP. 321-328
Keywords: 中国西部,能源供应,时空格局变化
Abstract:
由于存在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明显局限性,能源供应范围的不断扩张成为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趋势。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产地,西部地区一次能源探明储量约占全国资源探明总量的64.3%,在国家能源供应保障协调发育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本文对中国西部地区1952-2005年一次能源供应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作为资源禀赋相对富足的地区,西部地区一次能源供应经历了从地区自给向区外输送的根本性转变;第二,在这一时空格局的转变过程中,西北区外输能力的迅速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三,遗憾的是,如此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对当地财富积累产生的积极作用很是有限;第四,正因如此,需要重新思考以往西部地区单一能源资源外输传统模式的利弊及影响。
References
[1] | ?? 樊杰. 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1997,12(4):349-356.
|
[2] | ?? 谢文捷. 世界能源安全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2006.
|
[3] | ?? Liang Dapeng, Zhou Yan. Waste gas emission control and constraints of energy and economy in China.? Energy Policy, 2008, 36(1): 268-279.
|
[4] | ?? 张雷. 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工业化.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4:301-303.
|
[5] | ?? 蔡国田. 中国工业化进程能源保障时空协调过程研究. 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7.
|
[6] | 吴映梅,张雷,李亚,朱守先. 西部能源系统的时空效应及其协调发展. 资源科学,2006,28(5):114-119.
|
[7] | 张雷. 能源生态系统:西部地区能源开发战略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
[8] | 姜巍,张雷. 矿产资源消费周期理论与中国能源消费的时空效应分析.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24(6):1-5.
|
[9] | 张雷,等著.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10] | 李华林,陈文颖,吴宗鑫. 浅析西部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特区经济,2006(11):227-229.
|
[11] | 田野, 巨文忠, 等. 推动西部走创新之路:西部开发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
[12] | 陆大道等. 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13] | 陈栋生,魏后凯. 西部地区崛起之路.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
[14] | 张雷. 21世纪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36-41.
|
[15] | ?? 张雷.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探讨. 中国软科学,2001,10(4):7-12.
|
[16] | ?? 中国能源研究会. 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中国能源五十年.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
[17] | ?? 蔡国田,张雷. 中国能源保障基本形势分析. 地理科学进展,2006,25(5):57-66
|
[18] | ?? Mustafa Bala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urkey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Energy Policy, 2008, 36(1): 118-127.
|
[19] | 刘卫东,樊杰,周成虎, 等著. 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20] | 王峰,刘锋英. 西部能源开发与环境管理.? 资源与产业,2008,10(1):19-21.
|
[21] | 聂锐,吕涛,张炎治,等. 产业联动:西部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选择.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12-14.
|
[22] | 段海峰,王立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对西部能源资源开发的影响. 中国矿业,2007,16(1):14-16.
|
[23] | 周德群,杨列勋,纪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西部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 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1.
|
[24] | 刘纪远,岳天祥,鞠洪波, 等.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 北京:中国气象出版社,2006.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