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1959-2008年黄土高原地区年内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

DOI: 10.11820/dlkxjz.2012.09.006, PP. 1157-1163

Keywords: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度(PCD),降水集中期(PCP),时空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基于黄土高原地区1959-2008年51个地面气象台站的逐日降水资料,计算了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并结合EOF、趋势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年内降水不均匀性特征及其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地区PCD在0.53~0.75之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而PCP变化不大,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和下旬;②近50a黄土高原地区PCD主要以南北反向型分布为主;③从变化趋势来看,PCD增加趋势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宁夏的同心和山西的五台山等地,PCD减小比较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的阳泉以及青海的门源等地区;而PCP整体上呈现提前趋势,只有青海的门源站附近有小幅推迟趋势;④年降水量与PCD有较好的相关性,大部分地区都通过了显著水平为0.05的检验;而年降水量与PCP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通过显著水平0.05检验的区域仅分布在山西的兴县、陕西的洛川以及宁夏的固原等地。

References

[1]  刘志红, 郭伟玲, 杨勤科, 等. 近20 年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原因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 9(1): 16-23.
[2]  郝成元, 赵同谦. 中国气候变化敏感区降水量区域对比: 以黑龙江、新疆和西藏三省区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2011, 30(1): 73-79.
[3]  张剑明, 廖玉芳, 段丽洁, 等. 1960-2009 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1):1395-1402.
[4]  李斌, 李丽娟, 李海滨, 等. 1960-2005 年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3): 290-298.
[5]  信忠保, 许炯心, 马元旭. 近50 年黄土高原侵蚀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科学, 2009, 29(1): 98-104.
[6]  段建军, 王小利, 高照良, 等. 黄土高原地区50 年降水时空动态与趋势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5):143-146.
[7]  Li R, Yang W Z, Li B C, et al. Research and Prospect on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8]  魏风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 2 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99-113.
[9]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19-426.
[10]  施能, 陈家其, 屠其璞. 中国近100 年来4 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 气象学报, 1995, 53(4): 431-439.
[11]  North G R, Bell T L, Cahalan R F, et al. Sampling errorsin the estimation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Mon.Wea. Rev., 1982, 110(7): 699-706.
[12]  曾红伟, 李丽娟, 张永萱, 等. 大样本降水空间插值研究: 以2009 年中国年降水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7): 811-818.
[13]  李志, 郑粉莉, 刘文兆. 1961-2007 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2):291-299.
[14]  刘志红, 郭伟玲, 杨勤科, 等. 近20 年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原因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 9(1): 16-23.
[15]  郝成元, 赵同谦. 中国气候变化敏感区降水量区域对比: 以黑龙江、新疆和西藏三省区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2011, 30(1): 73-79.
[16]  张剑明, 廖玉芳, 段丽洁, 等. 1960-2009 年湖南省暴雨极端事件的气候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1):1395-1402.
[17]  李斌, 李丽娟, 李海滨, 等. 1960-2005 年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3): 290-298.
[18]  信忠保, 许炯心, 马元旭. 近50 年黄土高原侵蚀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科学, 2009, 29(1): 98-104.
[19]  段建军, 王小利, 高照良, 等. 黄土高原地区50 年降水时空动态与趋势分析.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5):143-146.
[20]  林纾, 王毅荣.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演变. 中国沙漠, 2007, 27(3): 502-508.
[21]  王麒翔, 范晓辉, 王孟本. 近50 年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生态学报, 2011, 31(19): 5512-5523.
[22]  张运福, 胡春丽, 赵春雨, 等. 东北地区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2): 89-94.
[23]  Zhang L J, Qian Y F. Annu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yearly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nd their interannual variations.Acta Meteor Sinica, 2003, 17(2): 146-163.
[24]  杨玮, 何金海, 王盘兴, 等. 近42 年来青藏高原年内降水时空不均匀性特征分析. 地理学报, 2011, 66(3):376-384.
[25]  张录军, 钱永甫. 长江流域雨季降水集中度和旱涝关系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7(4): 622-630.
[26]  杨金虎, 王鹏祥, 白虎志, 等. 中国西北降水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5): 276-281.
[27]  张天宇, 程炳岩, 王记芳, 等. 华北雨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高原气象, 2007, 26(4): 843-852.
[28]  Li R, Yang W Z, Li B C, et al. Research and Prospect on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29]  魏风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 2 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99-113.
[30]  李志, 郑粉莉, 刘文兆. 1961-2007 年黄土高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2):291-299.
[31]  林纾, 王毅荣.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演变. 中国沙漠, 2007, 27(3): 502-508.
[32]  王麒翔, 范晓辉, 王孟本. 近50 年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生态学报, 2011, 31(19): 5512-5523.
[33]  张运福, 胡春丽, 赵春雨, 等. 东北地区降水年内分配的不均匀性.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2): 89-94.
[34]  Zhang L J, Qian Y F. Annu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heyearly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nd their interannual variations.Acta Meteor Sinica, 2003, 17(2): 146-163.
[35]  杨玮, 何金海, 王盘兴, 等. 近42 年来青藏高原年内降水时空不均匀性特征分析. 地理学报, 2011, 66(3):376-384.
[36]  张录军, 钱永甫. 长江流域雨季降水集中度和旱涝关系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003, 47(4): 622-630.
[37]  杨金虎, 王鹏祥, 白虎志, 等. 中国西北降水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3(5): 276-281.
[38]  张天宇, 程炳岩, 王记芳, 等. 华北雨季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时空变化特征. 高原气象, 2007, 26(4): 843-852.
[39]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19-426.
[40]  施能, 陈家其, 屠其璞. 中国近100 年来4 个年代际的气候变化特征. 气象学报, 1995, 53(4): 431-439.
[41]  North G R, Bell T L, Cahalan R F, et al. Sampling errorsin the estimation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Mon.Wea. Rev., 1982, 110(7): 699-706.
[42]  曾红伟, 李丽娟, 张永萱, 等. 大样本降水空间插值研究: 以2009 年中国年降水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7): 811-81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