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基于遥感技术和GIS的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DOI: 10.11820/dlkxjz.2005.01.009 , PP. 79-86
Keywords: GIS ,RS ,贵州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小流域
Abstract:
根据贵州省平坝县克酬流域1973年MSS影像数据,1989、1995、2000年LandsatTM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信息获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和方向,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流域土地利用以农田和灌草用地为主,1973~2000年林地和灌草地减少,农田、水域、村镇、交通用地增加,林地转化为灌草、灌草转化为农田及农田转化为村镇居民点和公路用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海拔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有密切关系。1973~2000年农田、林地和灌草分布的海拔高程和坡度均呈增加趋势,这和上述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规律相一致。
References
[1] Verburg PH, Veldkamp TA, Bouma J. Land Use Change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Population Pressure :the Case of Java.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1999,9:303~312.
[2] 史培军, 宫 鹏, 李晓兵 等.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3] 李秀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地理学报, 1996, 51(6):553~558.
[4] Li Xiubin, Sun Laixiang. Driving Forces of Arable Land Conversion in China. IIASA Interim Report IR2972076.Laxenburg: IIASA.1997
[5]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research plan. IGBP Report, 1996, (35), HDP Report ,1996, (7):8.
[6] 陈佑启. VERBURG P H.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多尺度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地理科学, 2000, 20 (3) :197~202.
[7] 于修兴,杨桂山.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1):51~57.
[8] 杨桂山. 长江三角洲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与驱动机制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2):121~127.
[9] 史培军, 陈 晋, 潘耀忠.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地理学报, 2000, 55 (2) :151~160.
[10] Sweeting M.M. 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Karst geomorphology in Europe and a comparison with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Geomorphology, 1993, 37: 127~138.
[11] 万 军.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2003,18 (3):447~453.
[12] 王秀兰, 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81~86.
[13] 朱会义, 李秀彬 等.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分析. 地理学报, 2001, 56(3):253~25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