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数值表征——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DOI: 10.11820/dlkxjz.2002.01.002, PP. 17-24

Keywords: GIS,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因子分析,中国西部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以中国西部地区各县市级行政单元为例,阐述了土地利用结构类型之间的关系,主要因子在表征土地利用集约性上的物理意义,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数值表征方法。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展示了因子分析综合得分值极为丰富的结构性信息,并分析了这些信息在宏观分类、分区中的作用。最后,结合土地利用率与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探讨了综合数值方法在分析土地利用问题以及防治土地退化方面的应用。

References

[1]   李元.中国土地资源[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2]   唐华俊,陈佑启,E ric V an R an st.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   徐继填,陈百明,张雪芹.中国生态系统生产力区划[J].地理学报,2001,56(4):128.
[4]   庄大方,刘纪远.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05-111.
[5]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J].地理研究,2001,20(2):146-152.
[6]   龙开元,谢炳庚,谢光辉.景观生态破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和应用[J].山地学报,2001,19(1):64-68.
[7]   胡孟春,马荣华,吴焕忠.海南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制图方法[J].地理学报,2000,55(4):467-474.
[8]   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9]   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   罗明,王军.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和对策[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2):97-103.
[11]   吴绍洪,郑度,杨勤业.我国西北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系统与生态建设战略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0,20(1):10-20.
[12]   方创琳,徐建华.西北干旱区生态重建与人地系统优化的宏观背景及理论基础[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21-28.
[13]   毕于运主编.中国耕地[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14]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15]   W ang X iuhong,Chap ter 15:H igh-co ld scrub s and m eadow zone.In:M oun tain Geoeco logy and Su stainab le D evelopm en t of the T ibetan P lateau[M].Zheng D u(ed s).T he GeoJou rnal L ib rary 57.2000 K luw er A cadem icPub lishers.P rin ted in the N etherland s,303-325.
[16]   王秀红.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层带[J].山地学报,1997,15(2):67-72.
[17]   王秀红,申元村.柴达木盆地荒漠化及其防治[J].中国沙漠,2001,21(Supp.):43-47.
[18]   吴传钧,郭焕成.中国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9]   刘明光.中国自然地理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