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权的性质及构成
DOI: 10.11820/dlkxjz.2006.01.002, PP. 16-23
Keywords: 水权,水资源分配
Abstract:
水权的客体、性质和权能结构可从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法律属性三方面进行分析。水权是自然资源产权,水权的客体是水资源而非水产品,即生态用水之外的部分水资源。水权是具有公权色彩的私权,是符合物权属性基本前提下的准物权。我国水资源为国家所有,在水权权系构成中,水资源所有权是第一位的权利。水资源所有权的派生权利如占有权、使用权、部分收益权、部分处分权等可与所有权相分离并进行流转,从而形成水权市场和水权交易制度。在我国,水资源使用权即是取水权,根据取水方式的差异,包括汲水权、引水权、蓄水权等;根据水资源使用方式的差异,则包括灌溉权、经营权、饮用权等。本文认为,水域(水面)使用权、排水权、水资源分配权等不属于水权的范畴。
References
[1] | 裴丽萍. 水权制度初论. 中国法学,2001(2):91~95.
|
[2] | 王 浩,王 干. 水权理论及其实践问题浅析
|
[3] | 肖国兴. 中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的法律抉择. 法治与管理,2002, (1):7~9.
|
[4] | 邵维国等. 论水权的概念及性质.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2):18~22.
|
[5] | 黄锡生. 论水权的概念和体系. 现代法学,2004, 26(4): 134~138.
|
[6] | [J/OL],,http://www.wiapp.org/netpaper/netpaper07.html/2000-07-19
|
[7] | 姜文来. 水权的特征及界定. 水政在线, 2003.
|
[8] | 蔡守秋. 论水权转让的范围和条件. 城市与环境,2002(1).
|
[9] | 陈安宁. 论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 自然资源学报,1994, 9(1):9~15.
|
[10] | 崔建远. 准物权的理论问题. 中国法学,2003(3): 76~85.
|
[11] | 陈小君. 论传统民法中的用益物权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私法网, http://www.legalline.com.cn/2004-7/2004731232317.htm, 2004-07-31.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