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03 

西北地区的退耕规模、粮食响应及政策建议

DOI: 10.11821/yj2003010013

Keywords: 西北地区,耕地,粮食响应,政策建议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退耕还林(草)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但退耕必然会对的粮食生产带来直接影响。基于全国土地利用详查的分县数据,研究认为:(1)按照法律规定,大于25度的陡坡耕地必须无条件地退耕。仅此一项,西北地区就必须退耕153.6×104hm2,占现有耕地的9.2%,粮食减产为71.2×104t,占1996年粮食产量的2.2%,对全区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影响很小;(2)在保证人均耕地0.1hm2前提下对大于15度的坡耕地退耕,则退耕面积可达347.8×104hm2,超过现有耕地的1/5;对应的粮食减产为234.5×104t,是1996年粮食产量的7.3%,甘肃、陕西和青海的粮食减产比例都在1/10左右,退耕带来的直接粮食减产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最后针对西北地区的退耕规模及其粮食响应,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

References

[1]  张凤荣,等.生态退耕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关系初探.中国土地,2000,(12):33~35.
[2]  余传英.退耕还林中农民收入增长对策探讨.农村经济,2001,(2):16~17.
[3]  马虎银.西部地区农业退耕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1):85~88.
[4]  刘育成主编.中国土地资源调查数据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5]  彭珂珊.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0,12(2):37~44.
[6]  羊绍武,等.退耕还林与粮食生产.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2):47~49.
[7]  侯军岐,等.退耕与西部地区的粮食发展.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3):45~46.
[8]  唐克丽.退耕还林还牧与保障食物安全的协调发展问题.中国水土保持,2000,(8):35~37.
[9]  吕晓英,等.退耕还林与西部省区粮食供需动态平衡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1,(2):10~14.
[10]  杨西岳.退耕还林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四川林业科技,2001,22(1):24~27.
[11]  奉国强.退耕还林还草与发展西部经济政策建议.林业经济,2001,(1):50~52,55.
[12]  郭焕成主编.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78~194.
[13]  陆大道主编.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  张落成.中国21世纪粮食地区结构变化研究.见: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农业与发展———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308~333.
[15]  王百战.再造秀美山川不忘粮食生产.科学时报,2001-03-25,第一版.
[16]  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3):1~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