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DOI: 10.11821/yj2003030001
Keywords: 区域发展,新因素,新格局
Abstract:
摘要: 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分高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严重恶化
References
[1] | 陆大道,等.2002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
[2] | 陆大道,等.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52~146.
|
[3] | Dicken P.Global Shift:Transformation t he World Economy.London: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1998.
|
[4] | 庄逢甘,陈述彭.遥感与新世纪.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3.
|
[5] | 葛洛蒂,张国治,编著.革命时代:第五次浪潮.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1.2~56.
|
[6] | Kevin Morgan.The learning region:institutions,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Regional Studies,1997,31(5):491~503.
|
[7] | 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1~23.
|
[8] | 张敦富,叶裕民.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见: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9] |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10] | 国家统计局.九五系列报告: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2001.3.
|
[11] | 白和金,林兆木.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23.
|
[12] | 张汉亚.各地“十五计划纲要”比较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2,(4):33~3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