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开封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开放空间系统优化
DOI: 10.11821/yj2004030001
Keywords: 开封市,生态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
Abstract:
摘要: 通过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优化来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是推动城市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要求和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必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开封市的城市特色和发展的新思路 ,提出了该市开放空间系统优化的理论基础 ,确定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开封市开放空间系统的整体优化应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 ,调整市区的空间布局结构 ,建立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 ;第二 ,强化开放空间系统的圈层一体化 ,给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空间支持。开放空间系统的要素优化包含两个内容 :第一 ,优化绿色开放空间 ,努力做到林、园、水天然浑成 ,点、线、面密切结合 ;第二 ,优化灰色开放空间 ,努力做到对内交通、对外交通、广场车场协调发展 ,横道、竖道、环道有机结合。
References
[1] | Hildebrand F1Designing t he City: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Urban Form.Routledge,London,1999.
|
[2] | 黄肇义,杨东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国外城市规划,2001,(3):35~38.
|
[3] | 王祥荣.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途径与措施———以上海为例.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349~354.
|
[4] | 余琪.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城市规划汇刊,1998,(6):49~56.
|
[5] | 许学强,朱剑如.现代城市地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
[6] | 顾朝林,柴彦威,蔡建明,等.中国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
|
[7] | 丁俊清.休闲绿地———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城市规划汇刊,2002,(5):68~70.
|
[8] | 李朝阳,徐循初.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城市规划汇刊,2001,(2):47~52.
|
[9] | Naveh Z,Lieberman A S. Landscape Ecology:Theory and Application1 Yew York:Springer-Verlag,1993.
|
[10] | 吴人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环境导报,2001,(3):39~41.
|
[11] | 方一平,陈国阶,李伟.成都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设计.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2):50~53.
|
[12] | Randall A.“Open Space”Zoning:What it is&Why it works1PCJ,Issue 5,1992.
|
[13] | 周晓娟.西方国家城市更新与开放空间设计.现代城市研究,2001,(1):62~64.
|
[14] | 房庆方,宋劲松,马向明,等.营造开放空间,提高城市品质.城市规划,1998,(6):33~38.
|
[15] | 洪亮平,刘奇志.武汉市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初步研究.华中建筑,2001,(2):78~81.
|
[16] | 何丹.城市规划中公众利益的政治经济分析.城市规划汇刊,2003,(2):62~65.
|
[17] | 王朝晖.关于可持续城市形态的探讨.国外城市规划,2001,(2):41~45.
|
[18] | 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地理研究,2002,21(5):627~634.
|
[19] | 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
[20] | 刘贵利.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初探.地理研究,2000,20(1):80~85.
|
[21] | 易奇,赵筱青,陈玉姝.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地系统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经济地理,2001,(3):310~314.
|
[22] | 王欣,沈建军.建设有活力的绿色空间网络———浅谈21世纪城市绿地系统.浙江林业科技,2001,(5):53~55.
|
[23] | 唐勇.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规划师,2002,(10):21~27.
|
[24] | 王云才.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地理研究,2003,22(3):324~334.
|
[25] | 郭恩章.对城市广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2002,(2):60~6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