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以广州市为例
DOI: 10.11821/yj2008020019
Keywords: 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广州市
Abstract:
摘要: 文章以广州市为例,揭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的演变规律:首先,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各阶段在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形态、景观类型、土地利用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其次,提出了人居环境容量概念,并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发现边缘区人口密度不断地增加,人居环境容量逐步趋于饱和;第三,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呈现出不均衡的周期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借鉴Verhulst逻辑斯蒂方程与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演变的阶段性、生命周期与可持续发展模型。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规律,可为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优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充实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
References
[1] | Doxiadis C A. Ek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Athens Publishing Center,1968.
|
[2] |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
[3] | 李雪铭,刘巍巍.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评价——以大连市为例.地理研究,2006,25(5):785~783.
|
[4] | 祁新华,程煜,陈烈.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2):1~6.
|
[5] | 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6] | 吴启焰.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
[7] | 张小林.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以苏南为例.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
[8] | 王振亮.城乡空间融合论——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城乡空间关系的系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
[9] | 姚士谋,汤茂林,陈爽,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
[10] | 王如松,周启星,胡聃.城市生态调控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
[11] | 罗志刚.人居环境系统宏观形态的层级进化规律.规划师,2003,19(2):9~13.
|
[12] | 吴良镛.致力于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北京规划建设,2001,(5):11~13.
|
[13] | 吴志强,蔚芳.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
[14] | Doxiadis C A. Action for Human Settlements. Athens: Athens Publishing Center, 1975.
|
[15] | 沈常红.城市住区外部空间环境探讨.平原大学学报,2003,20(2):5~6.
|
[16] | 李雪铭,姜斌,杨波.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6): 129~131.
|
[17] | 祁新华,程煜,陈烈. 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划分研究——以广州市为例.热带地理,2008,28(1):37~41.
|
[18] | 张建明,许学强.从城乡边缘带的土地利用看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广州市为为例.城市规划汇刊,1993,(3):15~1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