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世界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DOI: 10.11821/yj2010110016
Keywords: 世界遗产,空间分布,地域特征,中国
Abstract:
摘要: 世界遗产是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其空间分布对区域旅游流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分析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状况,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的申报、管理和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运用空间结构分析方法,从全国范围、省际、南北、东中西不同地域,以及腾冲-黑河线等尺度研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宏观地域分异。研究表明:中国世界遗产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及西南地区四大斑块;省域分布不均衡,全国只有北京、辽宁、四川等22个省份拥有世界遗产,其中北京以6处世界遗产位居全国首位;从南北方看,南方世界遗产地面积、遗产分布密度均大于北方,自然遗产主要分布在南方;从东中西部来看,均有世界遗产,但东部和中部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从人口地理分界线看,世界遗产主要分布于东南侧人口密集地区,西北地区则分布较少。各种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均与自然环境、社会历史、经济活动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
References
[1] | 向延平.中国世界遗产数量特征定量分析.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9,25(5):478~490.
|
[2] | 张捷,都金康,周寅康.自然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研究: 以九寨沟及比较景区为例.地理学报, 1999, 54(4): 357~364.
|
[3] | 郑度,欧阳,周成虎.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地理学报,2008,63(6):563~573.
|
[4] | 钟士恩,张捷,周强,等.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流空间集中性.地理研究,2009,28(6):1562~1570.
|
[5] | 申玉铭,邱灵,任旺兵,等.中国服务业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与空间分异特征.地理研究,2007,26(6):1255~1264.
|
[6] | 吴必虎,唐子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为例.人文地理, 2003, 19(1):1~5.
|
[7] | 卞显红.长江三角洲国家AAAA级旅游区空间结构.经济地理, 2007,27(1):157~160.
|
[8] | 姚永慧,张百平,谭靖,等.长江上游山地垂直带谱及其空间分布模式.地理研究,2009,28(6):1633~1643.
|
[9] | 邓明艳.世界遗产旅游基本问题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20(10): 97~101.
|
[10] | 周侗,龙毅,汤国安.面向集聚分布空间数据的混合式索引方法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1):7~10.
|
[11] | 方修琦.时间维的自然地理学研究.古地理学报,2007,9(6):669~674.
|
[12] | 关伟.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量化分析.地理研究,2007,26(4):685~692.
|
[13] | 梁学成,邢晓玉.对我国世界遗产品牌价值的保护策略研究.人文地理,2007,22(5):110~113.
|
[14] | 尹国蔚.世界遗产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25(4):104~108.
|
[15] | 顾小光,汪德根.我国工业旅游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为分析对象.经济管理, 2006, 28(19):69~73.
|
[16] | 吴必虎,俞曦,党宁.中国主题景区发展态势分析——基于国家A级旅游区(点)的统计.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22(1):89~93.
|
[17] | 杨效忠,张捷等.跨界旅游区的组织网络结构与合作模型——以大别山天堂寨为例.地理学报,2009,64(8):978~988.
|
[18] | 宋振春,朱冠梅.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深度开发研究——以曲阜为例.旅游学刊,2007,22(5):54~60.
|
[19] | 冷志明,张铁生.我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人文地理,2009,24(6):111~115.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