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
DOI: 10.11821/yj2003060002
Keywords: 防沙治沙 ,下垫面特征 ,土地利用调整 ,内蒙古多伦县
Abstract:
摘要: 风沙现象的发生与作用力(风力)大小和下垫面特征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反下垫面的特性,从而影响风沙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以地处半干旱地区的内蒙古多伦县为例,在充分查明原有每个土地利用地块抗风蚀特性,和生态安全性的基础上,根据下列原则:(1)依照大的地貌类型或地貌区域的差异,进行宏观尺度上土地利用格局配置;(2)不再沙化条件下维持生态安全;和(3)充分考虑目前现实状况,进行以防沙治沙为目标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调整结果反映在两县市的1∶250000土地利用图上。另外,对多伦县的土地利用格局也作了初步探讨。
References
[1] 吴正风沙地貌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 赵松林,张钢会,等.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沙质过牧草地的沙漠化全程.干旱区研究,2002,19(4):1~5
[3] 胡春元,桂呈森,阎琳,等.沙漠化本质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水土保持研究,2002,9(3):130~132
[4] 杨继生主编.黄土高原地地区北部风沙区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5] 张国平,张增祥,刘纪远.中国土壤风力侵蚀空间格局及驱动因子分析.地理学报,2001,56(2):146~158.
[6] 董玉祥.沙漠化危险程度评价模型初探地理科学,1995,15(1):24~28.
[7] 陈浩,周金星,陆中臣,等.荒漠化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以首都圈怀来县为例.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58~62.
[8] 周金星,陈浩,张怀清,等.首都圈多伦地区荒漠化生态安全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
[9] 傅伯杰.景观多样性类型及其生态意义地理学报,1996,51(5):454~461.
[10] 拜格诺风沙和荒漠沙丘物理学.钱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1] 张磊,谭明新疆塔里木河沙漠化演变成因初探.防护林科技,2002,(1):69~71
[12] 董玉祥人文因子在荒漠化中的作用.中国沙漠.1992 12(2):16~26
[13] 王涛河北坝上高原现代土地沙漠化的初步研究.中国沙漠,1991,11(2):39~45
[14] Jin Changxing,You Lianyuan.Effect of coal mining on river sediment 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Shenfu Dongsheng Coal Field inthe Loess Plateau,North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1999,14(2):363~370
[15] 朱震达,刘恕,邸醒民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16] 阎德仁,姚洪珠,杨文斌,等.沙漠化过程土壤指标划分的研究.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4):13~15.
[17] 锡林郭勒盟土壤肥料工作站.锡林郭勒盟土壤.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8] 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19] 王思远,刘纪远,张增祥,等.近10年中国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演变,地理学报,2002,57(5):505~51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