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的研究与编制

DOI: 10.11821/yj2010060002

Keywords: 地貌图集,1∶100万,编制,中国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是全面反映我国地貌宏观规律、揭示区域地貌空间分异的国家级基本比例尺基础性图集。本文回顾了我国地貌制图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全国百万数字地貌遥感综合解译和地貌图集编制的过程,从图集内容结构、数值地貌分类体系、数据基础、地貌遥感解析技术、数字地貌数据库共享系统、地貌图图例系统、图集编制及印刷技术、图集蝴蝶装帧技术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地貌图集的研究内容和编制特色。地貌图集研究成果已在全国土地调查、区域规划、环境保护和灾害监测等多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References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吴传钧.中国1∶100万土地利用图.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0.
[3]  石玉林.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89.
[4]  张新时.中国1∶100万植被图.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5]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1∶100万地貌制图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6]  K. K. 马尔科夫.地貌学基本问题.陈恩泽,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57.
[7]  杨景春.中国地貌特征与演化,海洋出版社,1993.
[8]  苏时雨,李钜章.地貌制图.北京:测绘出版社,1999.
[9]  沈玉昌,苏时雨,尹泽生.中国地貌分类、区划与制图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科学,1982,2(2):97~105.
[10]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黄淮海平原地貌图(1∶50万).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11]  朱震达,王涛,崔书红.中国土地荒漠化的地貌过程及其环境整治——地貌过程与环境,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12]  国家地图集编委员会.中国地貌图(1∶1000万.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地图集》),1964.
[13]  陈述彭.地学的探索(第二卷),地图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4]  廖克.现代地图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5]  国家海洋局.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图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
[16]  陈述彭.中国地形鸟瞰图集.北京:中华书局,1954.
[17]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制图研究文集.北京:测绘出版社,1986.
[18]  李炳元.中国地貌图(1∶400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9]  陈志明.中国及其毗邻地区地貌图(1∶400万).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0]  陈志明.论中国地貌土的研制原则、内容与方法——以1∶400万全国地貌图为例.地理学报,1993,48(2):105~113.
[21]  张进平,程维明,王睿博,等.中国1∶100万遥感地貌制图方法的试验.地球信息科学,2005,7(2):36~40.
[22]  龙恩,程维明,刘海江,等.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信息集成试验及特征分析.地理信息科学,2007,9(2):91~95.
[23]  周成虎.地貌学词典.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24]  周成虎,程维明,钱金凯.数字地貌遥感解析与制图.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5]  施雅风.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6]  周幼吾,郭东信,邱国庆.等.中国冻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7]  王颖.中国海洋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28]  刘忠臣,刘保华,黄振宗,等. 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地形地貌.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5.
[29]  龙恩,程维明,肖飞,等.利用SRTM-DEM和TM数据提取平原山地信息的研究.测绘科学,2008,33(2):53~56.
[30]  周成虎,程维明,钱金凯,等.中国陆地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6):707~724.
[31]  程维明,周成虎,柴慧霞,等.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定量提取与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6):725~736.
[32]  陈述彭.地学的探索(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33]  斯皮里顿诺夫.地貌制图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56.
[34]  沈玉昌.三十年来我国地貌学研究的进展.地理学报,1980,35(1):1~13.
[35]  吴正.风沙地貌研究论文选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36]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中国黄土分布图说明书.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37]  周廷儒,施雅风,陈述彭.中国地形区划草案.《中国自然区划草案》,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38]  中国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中国地貌区划(初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39]  沈玉昌.中国地貌的类型与区划问题的商榷.中国第四纪研究,1958,1(1):33~41.
[40]  裘善文,李风华.试论地貌分类问题. 地理科学,1982,2(4):327~335.
[41]  潘德扬.地貌制图的理论与方法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1.
[42]  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等.新疆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43]  王睿博,程维明,胡建中.基于ArcIMS的中国地貌信息共享平台的研建.地理空间信息,2008,6(3):78~80.
[44]  刘嘉麒.中国火山.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5]  张宗祜,张之一,王芸生.中国黄土.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46]  钱金凯,宋阳,程维明.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图符号与注记系统库的设计与应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6):778~785.
[47]  钱金凯,宋阳,程维明.中国1∶100万地貌图色彩系统的设计与建库.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6):786~79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