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消费者视角的北京传统商业中心发展转型
DOI: 10.11821/yj2009030022
Keywords: 消费者 ,传统商业中心 ,转型 ,问卷调查 ,北京市
Abstract:
摘要: 基于对北京市前门、王府井和西单三个传统商业中心的消费者问卷调查,分析传统商业中心消费者构成现状特征,结果表明:商业区消费者构成差异体现历史延续性,商业功能构成进一步分化,本地顾客空间分布分散化和均衡化趋势明显。在总结不同时期消费者构成变化基础上,揭示传统商业中心的发展转型特征,认为三者在形成初期功能互补,计划经济时期功能趋同,20世纪90年代以后功能逐渐分化,2000年以后功能定位差异明显。基于消费者视角评价,进一步探讨传统商业中心未来更新途径和转型趋势,发现消费者对商业区发展预期符合现状利用特征和历史风格延续,旅游和商业游憩功能扩展是传统商业中心发展趋势,消费者对商业区未来发展的预期不同,从侧面反映了商业区的转型发展趋势。
References
[1] Kirby. Problems of small retail establishments in inner city areas in Gibb: Policy issues in small business research Saxon House. Farnborough, 1980.62~73.
[2] Davies. The Gates head shopping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85, 12: 209~220.
[3] Whysall P. Regenerating inner city shopping center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 1995, 2(1): 3~13.
[4] Forsberg H. Case study: Institute, consumer habits and retail change in Sweden.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 1998, 5(3): 185~193.
[5] 史向前. 北京市零售业"中心空洞化"趋势浅析. 中国流通经济, 1997, (2): 31~34.
[6] 易峥, 况光贤. 90年代重庆零售商业离心化研究. 人文地理, 2002,17(6) : 53~57.
[7] 沈洁, 等. 郊区化背景下北京市民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利用特征. 人文地理, 2006, (5):113~116
[8] 周尚意, 等. 北京郊区化进程中人口分布与大中型商场布局的互动. 经济地理, 2003, 23(5): 333~337.
[9] 柴彦威,等.天津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特征及机制分析. 地理研究,2000,19(4):391~401.
[10] 薛领.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商业布局.地理研究,2005,24(2):265~271.
[11] 仵宗卿,柴彦威,等.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地理研究, 2001, 20(4): 479~498.
[12] 柴彦威, 沈洁, 等. 上海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地理, 2008, 28(2): 221~227.
[13] 冯健, 陈秀欣, 等. 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 地理学报,2007,62(10):1083~1096.
[14] 陈秀欣,冯健. 城市居民购物出行等级结构及其演变——以北京为例. 城市规划,2009,33(1):24~32.
[15] 韩炳越, 崔杰, 等. 盛世天街——北京前门大街环境规划设计. 中国园林, 2006, (4): 17~23.
[16] 古诗韵, 保继刚. 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地理学报, 2002,57(4): 489~494.
[17] 杨吾扬. 北京市零售商业与服务中心和网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地理学报, 1994,49(1) :9~17.
[18] 魏科. 北京旧城商业街的复兴(上)——王府井大街一期整治. 北京规划建设, 2003,(3): 84~85.
[19] 魏科. 北京旧城商业街的复兴(下)——王府井大街一期整治. 北京规划建设, 2003,(4): 89~93.
[20] 段柄仁. 北京地方志\5风物图志丛书——前门\5大栅栏.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34~36.
[21] 宋豫秦,牛宁,曹淑艳. 科尔沁沙地公众沙漠化意识调查报告. 中国沙漠,1999,19:26~29.
[22] 徐放. 北京市的商业服务地理. 经济地理, 1984, (1): 40~46.
[23] 高松凡. 历史上北京城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究. 地理学报, 1989, 44(2): 129~139.
[24] Thomas A. The new economy of the inner city. Cities, 2004, 21: 89~106.
[25] Stuart Eliot. Superstore boost for inner city areas. Retail and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1982, 10(3): 16~20.
[26] 谢东晓. 商业功能与交通功能间的区位关系. 城市问题, 1993,(2): 18~20.
[27] 柴彦威,翁桂兰,等.基于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上海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地理研究,2008,27(4): 897~905.
[28] Ablert Wing. Place promotion and iconography in Shanghai’s Xintiandi.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6,30: 245~260.
[29] 仵宗卿. 北京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研究. 城市规划,2001, 10(10): 15~19.
[30] 东城区"十一五"时期商业发展及王府井现代化商业中心区发展规划, 2007. http://www.bjdch.gov.cn/n3499265/n3499301/n3499843/n3501335/4144870.html.
[31] 西单商业区的历史沿革.http://www.bjxch.gov.cn/pub/xch_zhuzhan/B/B8/B8_4/B8_4e/B8_4e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