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DOI: 10.11821/yj2009060007
Keywords: 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空间差异
Abstract:
摘要: 根据城市化质量的内涵,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就业、居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用地质量、创新质量和城乡协调等10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除拉萨外的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化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城市之间城市化质量差距明显,城市化质量总体不高;城市化质量和城市规模没有对应关系,城市不是越大越好;人口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质量,人口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城市化质量较高的城市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依次降低的特点;城市化质量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与城市群有较好的拟合。
References
[1] | 方创琳,Yehua Dennis Wei.河西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报,2001,56(5):561~569.
|
[2] | 乔家君.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资源科学,2004,26(1):113~119.
|
[3] | 陈彦光,罗静.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速度和城市化水平饱和值的初步推断.地理研究,2006,25(6): 1063~1072.
|
[4] | 方创琳.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经济地理,2009,29(1):19~24.
|
[5] |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4.8~9.
|
[6] | 赵雪雁.西北地区城市化质量评价.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69~73.
|
[7] | 常阿平.我国城市化质量现状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6):49~50.
|
[8] | 郑亚平.我国省域城市化质量水平的测评.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6,(6):95~98.
|
[9] | 李成群.南北钦防沿海城市群城市化质量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8):107~110.
|
[10] | 张华.城市化质量与数量的协调性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8):10~12.
|
[11] | 孙静,苗洁.河南省城市化质量问题研究.消费导刊,2008,(4): 191.
|
[12] | 袁晓玲,王霄.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8,15(2):38~45.
|
[13] | 叶嘉安,徐江,易虹.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城市规划,2006,30(S1):13~18.
|
[14] |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30(S1):32~35.
|
[15] |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116~118.
|
[16] |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
[17] | 荆刘蕊.中国城市化质量的因子分析.山西统计,2003,(11):9~10.
|
[18] | 国家城调总队福建省城调队课题组.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统计研究,2005,(7):15~19.
|
[19] | 赵海燕,王吉恒.黑龙江省城市化质量问题研究.商业研究,2007,(2):86~88.
|
[20] |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
[21] | 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