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  2010 

关中地区土地利用综合分区及对策研究

DOI: 10.11821/yj2010010016

Keywords: 土地利用分区,空间关联模式,对策研究,关中地区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摘要: 基于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现状,结合关中地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建立了关中地区的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关联指数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关中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和自然生态综合指数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的自然生态综合指数高值集聚区主要位于秦岭北麓,以城区为中心的渭河平原是社会经济最为聚集的地区。结合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和自然生态综合指数的空间分布,以县区为基本单元把关中地区的土地利用分为5种类型区。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和三大地貌单元,对关中地区土地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References

[1]  陈雯,孙伟,段学军,等.以生态-经济为导向的江苏省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地理科学,2007,27(3):312~317.
[2]  陈婧,史培军.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536~540.
[3]  郑度,欧阳,周成虎.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地理学报,2008.63(6):563~573.
[4]  马荣华,蒲英霞,马晓东.GIS空间关联模式发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07.
[5]  葛浩,周生路,吴绍华.当前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功能分区方法研究—以宜兴市为例.土壤,2008,40(4):534~539.
[6]  龙鑫,马耀峰.西安市城镇居民短期旅游行为特征及决策因素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5):76~81.
[7]  孙伟,陈雯,段学军.GIS技术在区域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12):220~223.
[8]  吴胜军,洪松,任宪友,等.湖北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1):138~142.
[9]  史同广,郑国强,王智勇.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7,26(2):106~115.
[10]  陈百明.中国土地利用与生态特征区划.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21.
[11]  宗跃光,王蓉,汪成刚,等.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潜力—限制性分析—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地理研究,2007,26(6):1117~1126.
[12]  Qiu Bingwen,Chi Tianhe,Wang Qinmin.Fruit tree suitability assessment using GIS and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05,21(6):96~100.
[13]  付海英,郝晋珉,朱德举,等.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其在新增其他用地配置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60~65.
[14]  钟林生,肖笃宁,赵士洞.乌苏里江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适宜度评价.自然资源学报,2002,17(1):71~77.
[15]  张洁瑕,陈佑启,姚艳敏.基于土地利用功能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吉林省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13(3):29~35.
[16]  丛明珠,欧向军,赵清,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地理研究,2008,27(3):574~582.
[17]  朱会义,刘述林,贾绍凤.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插值的几个问题.地理研究,2004,23(4):425~432.
[18]  陈百明,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经济地理,2005,25(2):145~148.
[19]  Getis A, Ord J K.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the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Geographical Analysis,1992,24:189~206.
[20]  班茂盛,方创琳,刘晓丽,等.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区土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地理学报,2008,63(2):175~18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