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DOI: 10.11821/yj2010010004
Keywords: 土地整治,农村空心化,空心村,新农村建设,中国
Abstract: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空心化发展,致使空心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农村空心化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针对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问题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空心化村庄用地结构与潜力、类型及演进规律,深入研究农村空心化情景模拟与调控、空心村整治规划示范与配套政策,以及空心化村庄整治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既是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技决策服务的需要。
References
[1] | 范远超. "空心村"掏空了农村. 生态经济,2007,(8): 18~21.
|
[2] | 王海兰. 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农村经济, 2005, (9): 21~22.
|
[3] | 邢成举. 山区与平原"空心村"的差异分析. 中国乡村发现, 2008,(1): 28~31.
|
[4] |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地理科学, 2005,(3): 257~262.
|
[5] | 龙花楼,李裕瑞,刘彦随.中国空心化村庄深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地理学报,2009,64(10): 1203~1213.
|
[6] | 姜广辉,张凤荣,陈军伟,等.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5): 81~87.
|
[7] | 张正河,卢向虎. 农村宅基地的整治与增值. 调研世界, 2006, (1): 19~22.
|
[8] | 周洪亮. 户的视角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研究. 中国农村观察, 2007, (5): 38~43.
|
[9] | 冯文勇,陈新莓. 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 人文地理, 2003, 18(6): 93~96.
|
[10] | 卢向虎,杨延梅,蒋宗杰. 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再思考. 农村经济, 2005, (6): 26~27.
|
[11] | 李君,李小建.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1): 170~175.
|
[12] | 付标,祝桂兰,康鸳鸯,等. 河南省"空心村"治理与农村环境建设. 生态经济, 2004, (12): 50~52.
|
[13] | 张占录,杨庆媛.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推动力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21(11): 49~53.
|
[14] | 谷晓坤,陈百明,代兵. 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5): 701~708.
|
[15] | 冯文勇,郑庆荣,李秀英,等.农村聚落空心化研究现状综述及趋势.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7(1): 70~73.
|
[16] | 刘彦随.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地理学报, 2007, 62(6): 563~570.
|
[17] | 郭文华,郝晋珉,覃丽,等.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评价指数探讨. 资源科学, 2005, 27(3): 66~72.
|
[18] | 冯丽.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调控机制探讨. 理论界, 2008,(2): 174~175.
|
[19] | 程连生,冯文勇,蒋立宏.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地理学报, 2001, 56(4): 437~446.
|
[20] | 田光进. 基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 遥感信息, 2003,(2): 32~35.
|
[21] | 雷振东. 乡村聚落空废化概念及量化分析模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32(4): 421~424.
|
[22] | 许树辉. 农村住宅空心化形成机制及其调控研究.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4, (1): 11~12.
|
[23] | 张昭. 关于河北省空心村治理的理论探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 22(4): 573~576.
|
[24] | 薛力.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城市规划, 2001,(6): 8~13.
|
[25] | 刘彦随,刘玉,翟荣新.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地理学报, 2009, 64(10):1193~1202.
|
[26] | 邢谷锐,徐逸伦,郑颖.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类型与特征. 经济地理, 2007, 27(6): 932~935.
|
[27] | 乔家君,祝英丽.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住房投资区位及变化分析. 资源科学, 2008, 30(2): 206~212.
|
[28] | 唐志军,王玉霞. "空心村"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其治理. 中国发展观察, 2008,(3): 42~45.
|
[29] | 付坚强,陈利根.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论略——现行立法的缺陷及其克服. 江淮论坛, 2008,(1): 97~101.
|
[30] | 卢向虎,朱淑芳,张正河. 中国农村人口城乡迁移规模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 2006,(1): 35~41.
|
[31] | 吴文恒,牛叔文,郭晓东, 等.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实证分析.地理研究, 2008, 27(5):1017~1026.
|
[32] | 钟在明. 农村宅基地闲置原因与治理探析. 农业经济, 2008,(6): 57~5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