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武汉城市群夏季热岛特征及演变

DOI: 10.11870/cjlyzyyhj201508003, PP. 1279-1285

Keywords: MODIS,武汉,城市群,热岛效应,城市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2000~2010年共11期MODIS地表温度资料和多源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分类结果揭示武汉城市群的夏季热岛效应,反演并计算出10a间武汉城市群日间和夜间的热岛强度变化、土地覆盖类型和城镇用地面积。在对不同时相的地表温度数据进行热岛指数归一化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群热岛的分布特征及年代演变,定量分析了武汉城市群以及中心城市武汉市不同热状况区面积的变化和热场的变迁。结果表明,武汉城市群夏季热岛效应较为明显,其中武汉市是主要热源和热中心;自2000年起,武汉城市群城乡温度差异逐步减小,热中心分布向外扩散,城市热岛区域急速扩张,整体热环境趋于恶化;新兴城区的开发增加了武汉市的热源分布,人工表面的增加以及自然表面的减少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References

[1]  HOWARD L. The Climate of London: Deduced from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Made at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the Metropolis. In Two Volume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2]  MANLEY G. On the frequency of snowfall in metropolitan England[J]. Quarterly Journal of 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58,84:70-72.
[3]  RAO P K. Remote sensing of urban "heat islands" from an environmental satellite[J]. Bull Amer Meteor Soc, 1972,53(7):647-648.
[4]  张 穗,何报寅,杜 耘. 武汉市城区热岛效应的遥感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5):445-449.
[5]  方圣辉,刘俊怡. 利用Landsat数据对武汉城市进行热岛效应分析[J]. 测绘信息与工程,2005,30(2):1-2.
[6]  梁益同,陈正洪,夏智宏. 基于RS和GIS的武汉城市热岛效应年代演变及其机理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8):914-918.
[7]  WAN Z. MODIS land-surface temperature algorithm theoretical basis document [EB/OL].
[8]  . http://modis.gsfc.nasa.gov/data/atbd/atbd mod11.pdf.
[9]  董良鹏,江志红,沈素红. 近十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变化及其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J]. 大气科学学报,2014,17(2):146-154.
[10]  陈爱莲,孙然好,陈利顶. 基于景观格局的城市热岛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2,32(14):4553-4565.
[11]  葛伟强,周红妹,杨何群. 基于MODIS数据的近8年长三角城市群热岛特征及演变分析[J]. 气象,2010,36(1):77-81.
[12]  寿亦萱,张大林. 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气象学报,2012(3):338-353.
[13]  汪高明. 湖北省近47年气温和降水气候特征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