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滨海盐碱地改良对绿地碳汇效益影响的研究Abstract: 以小叶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prostrata’)、中华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WTBZ〗var.〖WTBX〗sinensis)、紫鸭跖草(Setcreaseapurpurea)、红花酢浆草(Oxaliscorymbos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盐碱地改良对绿地碳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碎石铺设、有机肥和粉碎秸秆3种土壤盐碱地改良方法中,有机肥的施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植物生长的影响最大,该措施有利于土壤和植物碳储量的增加;不同土壤处理的有机碳矿化规律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前期碳释放量大,后期释放量少,当埋入4cm厚的碎石隔离层,施入20kg/m2有机肥和2kg/m2粉碎秸秆,其CO2总的释放量最多;总体而言,土壤盐碱改良处理仅施入粉碎秸秆1kg/m2后,绿地碳汇能力最低,处于碳亏损状态,通过施入有机肥20kg/m2和粉碎秸秆3kg/m2的改良措施,其外源碳汇最大,整体绿地碳汇效益也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