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苏南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其与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关系Abstract: 通过对江苏省常熟市全市范围代表性水稻土采样并布置室内短期(20d)培育实验,研究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动态,并分析其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水稻土有机碳含量变化为488~2731g/kg,平均为1807g/kg,全氮含量变化为058~284g/kg,平均为186g/kg;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940~12874,1854~8178和701~2879mg/kg,且不同土属间存在显著差异(〖WTBX〗p〖WTBZ〗<005);土壤呼吸强度为3476~19168mgCO2/(kg·d),平均为7993mgCO2/(kg·d),不同土属间高低顺序为乌栅土>乌黄泥土>灰黄泥土>白土>黄泥土>乌沙土;培养期内有机碳日均矿化量为1076~6520mgCO2/kg,平均为4046mgCO2/kg,有机碳累计矿化量为21525~130213mgCO2/kg,平均为80720mgCO2/kg,不同土属间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和累计矿化量变化趋势为乌栅土>乌黄泥土>乌沙土>白土>灰黄泥土>黄泥土;研究区域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率为307%~758%,但不同土属间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呼吸强度和日均矿化量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及水溶性有机碳之间均呈显著正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6、0594、0826、0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