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不同变质成因无烟煤孔隙特征及其对瓦斯突出的影响
, PP. 99-102
Keywords: 无烟煤,孔隙特征,液氮吸附,脱附回线,瓦斯突出
Abstract:
煤的孔隙特征是影响瓦斯突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三种不同变质成因的无烟煤进行了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分析了不同变质成因无烟煤的孔隙特征。提出了无烟煤低温液氮脱附回线区别于烟煤的新的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无烟煤的孔隙主要以微孔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狭窄的缝形孔。深成变质作用无烟煤的孔隙结构要比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无烟煤的孔隙结构复杂且易发生瓦斯突出。
References
[1] | 郭德勇,王仪斌,卫修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J].北京科技大学,2009,31(1):15-18.
|
[2] | 张井,于冰,唐家祥.瓦斯突出煤层的孔隙结构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6,8(2):71-74.
|
[3] | 王登科,尹光志,刘建,等.三轴压缩下含瓦斯煤岩弹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 (01) : 55-30.
|
[4] | 王楠,邹旭,武晋帆,等. 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 煤炭技术,2011,30(8):119-120.
|
[5] | 张子敏,张玉贵. 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
[6] | 吴俊,金奎励,童有德,等. 煤孔隙理论及在瓦斯突出和抽放评价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1991,16(3):86-95.
|
[7] | 杜玉娥.煤的孔隙特征对煤层气解吸的影响[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0
|
[8] | 段利江,唐书恒,刘洪林.煤储层物性对甲烷解吸及采出的影响[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 (04): 680-684 .
|
[9] | 李增学.煤地质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
[10] | 陈萍,唐修义.低温氮吸附法与煤中微孔隙特征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1,26 (5) : 552-556.
|
[11] | 近藤精一,石川达雄,安部郁夫.吸附科学[M].李国希,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
[12] | 童宏树,胡宝林.鄂尔多斯盆地煤储层低温氮吸附孔隙分形特征研究[J].煤炭技术,2004,23(7):1-3.
|
[13] | 饶孟余,钟建华,杨陆武.无烟煤煤层气成藏与产气机理研究—以沁水盆地无烟煤为例[J].石油学报,2004,25(4):23-28.
|
[14] | 杨起.中国煤变质作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
[15] | 降文萍,宋孝忠,钟玲文.基于低温液氮实验的不同煤体结构煤的孔隙特征及其对瓦斯突出影响[J].煤炭学报.2011,36(4):609-613.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