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浅埋坚硬煤层工作面端头区域支护技术研究
DOI: 10.11799/ce201407024, PP. 70-73
Keywords: 工作面端头区域,围岩变形破坏特征,支护参数,数值模拟
Abstract:
针对盛鑫煤矿浅埋坚硬煤层51101综采工作面端头区域的支护技术难题,通过现场调研及工程类比等方法,对其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及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确定出工作面端头区域支护参数。运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支护前后巷道围岩位移场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顶板最大下沉量、底板变形量及两帮收敛值明显降低,支护参数合理可行。现场实践表明51101工作面端头区域围岩变形速度及围岩变形量都在安全合理范围之内,实现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同时为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端头区域支护技术提供一定借鉴。
References
[1] | 黄庆享,钱鸣高,石平五. 浅埋煤层顶板周期来压结构分析[J]. 煤炭学报,1999,24(6): 581-585.
|
[2] | 宣以琼. 薄基岩浅埋煤层覆岩破坏移动演化规律研究[J]. 岩 土 力 学,2008,29(2): 512~516.
|
[3] | 张 杰,侯忠杰. 厚土层浅埋煤层覆岩运动破坏规律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1):56~59.
|
[4] | 陈炎光,钱鸣高. 中国煤矿采场围岩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
|
[5] | 侯朝炯,郭励生,勾攀峰等. 煤巷锚杆支护[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6] | 黄庆享,张 沛,董爱菊. 浅埋煤层地表厚砂土层“拱梁”结构模型研究[J]. 岩 土 力 学,2009,30(9):2722~2726.
|
[7] | 范钢伟,张东升,马立强. 神东矿区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移动与裂隙分布特征[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40(2):196~201.
|
[8] | 钱鸣高,石平五,许家林等.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9] | 任艳芳,齐庆新. 浅埋煤层长壁开采围岩应力场特征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1,36(10):1612~1618.
|
[10] | 杨治林,余学义,郭何明等. 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岩层灾害机理研究[J]. 岩 土 工 程 学 报,2007,29(12):1763~176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