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井矿601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关键层及来压步距研究
DOI: 10.11799/ce201310025, PP. 72-75
Keywords: 关键层,硬岩,来压步距,大采高
Abstract:
关键层运动对采场矿压显现、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及采动裂隙场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确定梅花井矿关键层位置,本文采用矿压观测、岩石密度试验、单轴压缩及变形试验等方法,确定梅花井矿601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力学性质和周期来压特征,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硬岩和关键层。结果说明C6岩层为主关键层,C8为亚关键层,C6关键层步距为17.88m,与矿压观测结果对比,基本顶来压步距为13-26m,两者结果比较吻合。本文证明了利用地层岩性计算关键层是个较好的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关键层资料,为采矿设计提供依据。
References
[1] | 钱鸣高,缪协兴,许家林等.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
[2] | 徐涛,唐春安,杨天鸿等.采场覆岩关键层破断规律的数值模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增): 2129~2133.
|
[3] |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
[4] | 许家林.关键层运动对覆岩及地表移动影响的研究.煤炭学报,2000.V01.25.No.2.
|
[5] | 许家林.覆岩关键层位置的判别方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V01.29.No.5.
|
[6] | 侯忠杰,张杰.厚松散层浅埋煤层覆岩破断判据及跨距计算[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5):577~5 80.
|
[7] | 黄庆享.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理论与支护阻力确定[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1):70-72.
|
[8] | 蔡美峰.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9] | 李凤仪,梁冰,董伊庚.浅埋煤层工作面项板活动及控制[J].矿山压力与顶板控制,2005(4):78~80.
|
[10] | 宋建国等.大采高综采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No.2,2005.
|
[11] | 杨治林.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稳定性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理,2005(2):7~9.
|
[12] | 钱鸣高,刘听成.矿山压力及其控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1.
|
[13] | 侯忠杰.浅埋煤层关键层研究.煤炭学报,1999.V01.24.No.455.
|
[14] | 贾喜荣.矿山岩层力学.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