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模式研究
DOI: 10.11799/ce201510027, PP. 83-86
Keywords: 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递进式模块化预抽,三区联动
Abstract:
为有效提高矿井防突能力,解决矿井高产高效与抽、掘、采接替紧张的矛盾,分析古交矿区煤与瓦斯赋存规律和矿井生产特点,总结淮南、晋城、松藻、平顶山矿区的共采模式及其技术特点,论证其共采模式或经验在古交矿区的适用性,优化山西组近距离突出煤层群的抽、掘、采接替顺序和递进式模块化预抽范围,提出古交矿区三区联动煤与瓦斯协调共采模式。
References
[1] | 程远平,俞启香,袁亮等.煤与远程卸压瓦斯安全高效共采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2):132-136.
|
[2] | 程远平,俞启香.中国煤矿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发展[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4):383-390.
|
[3] | 李宏艳.采动应力场与瓦斯渗流场耦合理论研究现状及趋势[J].煤矿开采,2008,13(3):4-7.
|
[4] | 齐庆新,彭永伟,汪有刚等.基于煤体采动裂隙场分区的瓦斯流动数值分析[J].煤矿开采,2010,15(5):8-10.
|
[5] | 李宏艳,王维华,齐庆新等.煤与瓦斯共采覆岩应力及渗透耦合特性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3,38(6):942-947.
|
[6] | 涂敏,袁亮,缪协兴等.保护层卸压开采煤层变形与增透效应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3,41(1):40-43,47.
|
[7] | 李海贵.递进式瓦斯抽采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36(6):58-60.
|
[8] | 李国富,何辉,刘刚等.煤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理论与模式[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0):7-11.
|
[9] | 黄昌文,杨良智.松藻矿区瓦斯抽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36(4):69-72.
|
[10] | 李日富,李保东,张军.松藻矿区煤层气开发技术优选[J].煤矿安全,2011,42(4):31-34.
|
[11] | 李文树,龙建明,陈久福等.瓦斯抽采钻孔喷孔防护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2):72-75,111.
|
[12] | 陈建生.平煤集团公司瓦斯综合治理现状及发展方向[J].煤矿安全,2004,35(11):42-44.
|
[13] | 卫修君,潘峰.平煤集团公司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中国煤炭,2005,31(6):10-12,16.
|
[14] | 张友谊.单一突出煤层底板抽放巷优化布置方案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4):71-74.
|
[15] | 张建国,白新华,陈平生.深化瓦斯区域防治一矿一策方略[J].煤矿安全,2014,45(5):163-166.
|
[16] | 袁亮.低透高瓦斯煤层群安全开采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7):1370-1379.
|
[17] | 袁亮.瓦斯治理理念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J].中国煤炭,2010,36(6):5-12.
|
[18] | 李国富,李波,焦海滨等.晋城矿区煤层气三区联动立体抽采模式[J].中国煤层气,2014,11(1):3-7.
|
[19] | 吴财芳,曾勇,秦勇.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发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2):137-140.
|
[20] | 卫修君,王满.平顶山矿区单一突出煤层瓦斯抽采新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2,40(12):42-47.
|
[21] | 郝相龙.平煤十矿综合瓦斯抽采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煤炭,2014,40(3):102-105.
|
[22] | 王海锋,程远平,吴冬梅等.近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及瓦斯抽采参数优化[J].煤炭学报,2010,35(4):590-594.
|
[23] | 杨晓峰,郑方泉.松藻矿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29(6):1-3,18.
|
[24] | 郭峰,豆孝星,朱同功.平顶山矿区瓦斯防治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41(1):95-98.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