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学报 1990
两种地老虎幼虫表皮结构的研究, PP. 309-313 Abstract: 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Rottemberg)幼虫表皮,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上表皮外层是电子密度很高的一薄层,内层较厚,但电子密度不如外层,有时可见到很多蜡道.5龄幼虫蜕皮进入6龄前,已经形成4层原表皮,脱皮以后,以每6小时沉积一层的速率增加,即每日增加4层,至末龄幼虫老熟时,约有60多层.每个片层的两侧是平行纤丝,中间是弧形纤丝.在沉积片层时,几丁质以颗粒形式垂直向外分泌,逐渐形成弯曲的纤丝,最终成为抛物线形,各片层之间是间断的,片层内部是连续的,在扫描电镜下并可看到分离的薄层.大地老虎A.tokionisButler幼虫表皮在偏光镜下,呈明暗相间的片层.原表皮中的孔道呈新月形管状,早期可见到管道微丝.在具有泡状物的原表皮内,孔道有较厚的管壁,并有分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