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昆虫学报  2013 

光周期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的影响

, PP. 996-1003

Keywords: 亚洲玉米螟,地理种群,滞育,光周期,温度,滞育诱导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属兼性滞育昆虫,其滞育特性与种群利用适生境的最大化和季节性活动密切相关。解析季节性因素如光周期和温度对其滞育的诱导作用可为预测种群发生动态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在HPS500型和HPG-320H型自动控制环境气候箱中,测定了RH80%下温度20℃,27℃和30℃与11个光周期组合对吉林农安(NA)、河北衡水(HS)、广东惠州(HZ)和海南海口(HK)等4个地理种群的滞育诱导作用。结果表明:光周期、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亚洲玉米螟滞育诱导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光周期在滞育诱导中起主导作用。在20℃条件下,其光周期反应曲线属典型的长日照反应型,临界光周期随种群分布的地理纬度降低而缩短,4个地理种群NA,HS,HZ和HK的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4h3min,13h59min,13h32min和13h7min,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是日昼长12h。另一方面,随种群分布纬度升高,其对光周期诱导滞育的敏感性降低。温度为27℃时,其光周期反应曲线为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各种群有两个临界光周期,临界日昼长依次为12h50min和13h32min,11h35min和13h8min,12h58min和13h1min,以及11h50min和12h26min,且最有效的滞育诱导光周期范围的滞育率明显低于20℃。一定温度范围内(20℃~27℃),随温度升高,临界光周期缩短;温度达到30℃时则滞育显著被抑制,滞育率仅为4.3%或更低。这些结果说明温度对亚洲玉米螟滞育的光周期诱导具有很强的补偿作用。因此,在自然界亚洲玉米螟的滞育属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长日照反应型昆虫,临界光周期随地理纬度北移而增长;种群滞育的短日照长日照反应型特性可能是产生局部世代种群的重要内因。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