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昆虫学报  2013 

南昌地区灰飞虱的生活史、繁殖和越冬生物学特性

, PP. 1430-1439

Keywords: 灰飞虱,年生活史,温度,发育历期,繁殖,性比,翅型,越冬生物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为了探明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Fallén)在南昌地区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在实验室和自然条件下系统调查了该虫的年生活史,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繁殖、性比及翅型分化的影响,及其越冬生物学。结果表明,灰飞虱在南昌一年发生4~7代。在18~32℃,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若虫的发育历期在18~28℃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但若虫的发育历期在30和32℃时显著长于28℃的发育历期(P=0.000﹤0.05)。越冬个体的若虫期为143~187d。卵和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7℃和7.51℃。在室外,7月中旬高温下孵化的第4代若虫的发育历期也明显延长,显示了高温诱导的夏季休眠现象。在18~28℃,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当温度上升到30℃时,其产卵前期比26和28℃下有所延长。产卵期在22℃最长,30℃下最短。成虫在20~24℃下的寿命最长。在28℃下,平均每雌产若虫量最大。不论在室内还是在室外,雌雄比均接近1∶1。在18~32℃,羽化的成虫均以长翅型占绝对优势。在自然条件下,越冬代和第6代羽化的成虫以短翅型占优势,其他各代仍以长翅型占优势。在自然条件下,9月中旬孵化的若虫就有少量个体滞育越冬,10月中旬后孵化的若虫全部进入越冬。越冬若虫的龄期为1-5龄。本研究为该虫发生的预测及有效防控提供基础资料。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