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学报 1980
我国主要蚧螬对乳状菌的敏感性, PP. 178-183 Abstract: 我国主要蛴螬种类对乳状菌(BacilluspopilliaeDutky)(以下简称B.p.)敏感性的测定:已有14种蛴螬能注射感染B.p.。超出了Dutky(1963)的记录。敏感寄主毛喙丽金龟(AdoretushirsutusOhaus)、四纹丽金龟(PopilliaquadriguttataF.)、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morosaWaterh)、黑棕鳃金龟(ApogoniacupreoviridisFairm.)的幼虫注射感病率达91.6—100%。E.P.拌种喂食四纹、阔胸犀金龟(PentodonpatruelisFriv.)的幼虫,感病率分别达到68.9%和50%。B.p.拌土喂食阔胸幼虫,感病率为28.5%,田间小区试验,保苗效果达49.5%,虫口减退率达40.0%。定向转主驯化B.p.对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Fald.)幼虫,注射感病率已由不感病提高至感染率34.6%。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是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用乳状菌防治金龟子幼虫是以菌治虫方面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已发现日本金龟子(PopilliajaponicaNewm.)幼虫罹患乳臭病的事实。1940年Dutky首先对其病原菌(B.popilliae)和(B.lentimorbus)进行命名和描述,继之White1941,Beard1945等对其生理生化、致病机理等作了较多的研究。五十年代后,对这类菌的超显微结构、离体培养等研究更为广泛。它作为第一个商品化的细菌杀虫剂,美国最早用于防治草地下的日本金龟子幼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蛴螬种类在千种以上,在华北、东北、西北的农田里为害十分严重,由于蛴螬的种类多,分布广,因而寄生于蛴螬的乳状菌株也相当丰富。目前已从主要蛴螬种类上陆续分离出一些菌株,将为我国开发利用乳状菌提供资源。近几年来,我们除对我国菌株进行研究外,也做了引进菌种BacilluspopilliaeDutky对我国主要蛴螬敏感性的研究,本文主要报道这方面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