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昆虫学报  2004 

中华硬蜱叮咬不同免疫力新西兰兔后中肠上皮组织的形态动态变化

, PP. 534-537

Keywords: 中华硬蜱,新西兰兔,免疫反应,中肠上皮组织,形态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了中华硬蜱Ixodessinensis叮咬初次和再次感染宿主新西兰兔后不同时间(叮咬后24h、48h、72h以及第5天、第8天)中肠上皮组织的形态学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中华硬蜱叮咬前中肠上皮主要由替代细胞和少量体积较大的消化细胞构成;替代细胞数量多、体积小、呈圆形、胞质染色浅。中华硬蜱叮咬初次感染宿主后,消化细胞随叮咬时间延长而增多增大,微绒毛较密集,排列整齐,胞质内细胞器丰富,各单位膜结构清晰,并出现顶端小管、小泡、大量脂滴和高铁血红素颗粒;近基膜的细胞膜内褶形成发达的基底迷路系统。中华硬蜱叮咬再次感染宿主后,中肠可发生一系列明显的病理变化,中肠基膜出现变薄、松散和断裂现象,消化细胞破裂、空泡化,消化细胞数量减少;消化细胞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不整,线粒体肿大,体嵴减少、变短甚至髓样变,粗面内质网扩张,脂粒及高铁血红素颗粒减少,细胞膜吞饮、吞噬现象减弱,消化细胞内结构紊乱和破坏。该研究结果提示初次叮咬导致了宿主的免疫抗性,再次叮咬后蜱中肠是宿主免疫力的主要作用部位。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