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菌物学报 1999
鸡油菌的25SrDNA部分序列及其系统学意义Keywords: 鸡油菌,25S,rDNA序列,系统学意义 Abstract: 菌物分类学家通常根据形态学、解剖学和显微观察特征的分析把鸡油菌类真菌(cantharelloidfungi)置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中或在非褶菌目和其他真正的伞菌之间,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有关其进化历史及其在担子菌中的系统发育位置等方面的关系等的各种假设,一直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本文从分子系统学角度出发,对鸡油菌Cantharelluscibarius的25SrDNA部分序列进行了测定,并与另外10目的13个担子菌代表种和一个接舍菌代表种的25srDNA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以接合菌总状毛霉胁Mucorracemosus为外类群构建出这些担子菌的系统树图,探讨鸡油菌与其他担子菌的关系及其系统学上的意义。从所构建的100多个进化树图来看,鸡油菌几乎总是在树图中最远的分枝的末端,与同担子菌中的各类肉质的伞菌目Agaricales和牛肝菌目Boletales的类群(乳菇属Lactarlus、褶孔菌属Phylloporus、鹅膏属Amanita和口蘑属Tricholoma)最接近,其次是同担子菌中的非褶菌目的类群(侧耳属Pleurotus和灵芝属Ganoderma),然后才是木耳Auricularia等有隔担子菌的类群。用于比较的鸡油菌DNA片段长度最长,有258个碱基,而其他类群则只有214至此241个碱基。本文认为鸡油菌与其他各肉质的伞菌类群的关系相对较密切,但它应该有其相对独立的进化路线,GaeuJilalfm(1926、把这一类真菌上升至目一级的分类阶元是比较恰当的;但它并不是其他伞菌或同担子菌的原始类型,本研究的分子生物学证据不支持Julich(1981)认为鸡油菌起源于木耳类真菌、然后再由鸡油菌类真菌演化出各种伞菌(甚至其他同担子菌)的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