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不同木薯品种(系)在不同生长期淀粉特性的分析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4.08.1384, PP. 1384-1391
Keywords: 木薯,淀粉,颗粒粒径,糊化特性,相关性
Abstract:
为了了解不同木薯品种(系)在不同生长期中的淀粉特性,系统分析了E169、E355、E1424、E1395、E234、E632、E333及E232八种木薯品系在6~11个月生长期含粉率、淀粉颗粒大小、支链淀粉含量、透明度、冷冻稳定性、凝沉稳定性、粘度、糊化温度等淀粉特性等,并分析这些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所分析8种木薯品种(系)含粉率有一定差异,且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淀粉颗粒粒径小,不同品种差异小,平均为7.0~11.5μm,集中分布在10.0~11.0μm,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先增后减;支链淀粉含量因品种(系)不同有较大差异,且随着生长期的不同变化趋势不完全一样;淀粉糊化温度差异不大,糊化粘度较低,透明度低,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在不同生长时间差异不明显;冻融稳定性和凝沉稳定性低,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系)在不同生长时间差异明显;淀粉特性之间相关性不完全一样。为木薯品种培育,企业原料质量把控及根据原料品种生产适用于不同领域淀粉提供理论指导。
References
[1] | 罗培敏.试论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策略[J].热带农业科学, 2008, 22(4):44-47
|
[2] | 杨栋林, 陈燕珍, 庞月圆.不同品种的木薯淀粉理化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19):8935-8938
|
[3] | 古碧, 林莹, 李凯.不同生长期木薯块根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J].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2):1-7
|
[4] | 罗培敏.试论我国木薯产业发展策略[J].热带农业科学, 2002, 22(2):44-47
|
[5] | 周玉敏.SPSS16.0与统计数据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20378-2006 原淀粉 淀粉含量的测定 旋光法[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2087-2008 淀粉水分测定 烘箱法[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
|
[8] | Han Z, Zeng X A.Effects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s(PEF) treatment on the properties of corn starch[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09, 93:318-323
|
[9] | 李芬芬, 张本山.淀粉颗粒粒径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 36(4):171-174
|
[10] | 王彦超, 郝再彬, 李子院, 李海云, 杨丹.直、支链木薯淀粉的分离纯化及检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0(3):47-51
|
[11] | 古碧, 李开绵, 李兆贵, 李凯.不同木薯品种(系)块根淀粉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 2009, 30(12):1876-1882
|
[12] | 徐正浩, 朱丽青, 徐林娟, 沈国军, 何勇, 孙映宏, 袁侠凡.土壤水分供给对不同水稻的产量构成及其淀粉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 2011, 25(6):1249-1254
|
[13] | 赵安庆, 张晓宇. 淀粉粘度测定方法综述[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87-88
|
[14] | 杨栋林, 陈燕珍, 庞月圆, 刘晓灿, 谭涛.不同品种的木薯淀粉理化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19):8935-8936, 8938
|
[15] | 谢涛, 谢碧霞.石栎属淀粉糊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 2003, 24(2):32-35
|
[16] | 李光磊, 王忠诚, 刘继华.羟丙基玉米淀粉的制备及特性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 2001, (2):7-9
|
[17] | 古碧, 查春月, 刘婷, 谢江, 邓小顺, 林莹.食用氧化淀粉的制备及理化性能的研究[J].食品工业, 2012, 33(12):85-88
|
[18] | 马妍, 张黎明, 袁毅.黄姜淀粉理化特性的研究[J].粮油科技, 2007, 21(1):22-24
|
[19] | 刘垚, 高群玉.小颗粒淀粉性质和应用综述[J].淀粉与淀粉糖, 2008, (3):8-10
|
[20] | 冯琳, 陈江枫, 张桂萍.木薯变性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概述[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1, (10):28-30.
|
[21] | 龚彦铭, 王慧桂, 但卫华, 米贞建, 胡帅, 贾淑平.改性淀粉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皮革, 2009, 38(5)46-49
|
[22] | Noda T, Takahata Y, Nagata T.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properties of sweet potato starches[J].Starch.2002, 44(11):405-409.]
|
[23] | 林莹, 古碧, 李凯, 代道芳.生长期对不同品种(系)木薯淀粉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 2011, 27(2):22-26
|
[24] | 黄华宏, 陆国权, 郑遗凡.不同生育期甘薯块根淀粉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J].中国农业科学, 2005, 38(3):462-467
|
[25] | 林莹, 古碧, 李凯, 代道芳.生长期对不同品种(系)木薯品质特性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1, 30(1):51-56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