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及柠檬酸对其褐化的抑制效应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5.02.0270 , PP. 270-277
Keywords: 草地早熟禾 ,组织培养 ,柠檬酸 ,褐化
Abstract:
本研究以草地早熟禾新歌莱德、午夜、纳苏3个品种的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浸泡、研磨和接种方式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出愈时间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柠檬酸对其愈伤组织褐化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浸泡48h处理有利于种子愈伤组织诱导,随着浸泡时间延长愈伤组织平均诱导率逐渐下降,且3个品种的出愈时间均推迟;在浸泡48h处理下,无论采取机械接种或随机接种方式接种,研磨处理与未经研磨处理所得到的3个品种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均无明显差异;在种子浸泡48h,未经研磨处理条件下,分别采用随机接种与机械接种方式所得到的3个品种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极显著。此外,研究表明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褐化抑制效果较好的浓度是2mg·L-1,培养2周未见有褐化现象,而随柠檬酸浓度升高褐化率逐渐增加,且对照的褐化率达到25%~37.5%。经试验观察发现2mg·L-1柠檬酸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增殖和分化再生无明显影响,新歌莱德、午夜、纳苏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率分别为75%、50%、70%,生根率分别为85%、70%、80%。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影响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解决了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完善了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体系建立,为利用愈伤组织再生体系进行基因工程改造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References
[1] Valk P, Ruis F, Tettelaar-Schrier A M, Velde C M. Optimizing plant regenerat ion from seed-derived callus cultures of Kentucky bluegrass, the effect of benzyladenine[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5, 40(1): 101-103
[2] 吕优伟,贺佳圆,白小明,董沁,雷娅伟.9个野生早熟禾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苗期抗寒性评价[J].草地学报, 2014, 22(2): 326-333
[3] 皮伟, 李名扬, 郑丽. 草地早熟禾组织培养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2): 267-270
[4] Chai B F, Liang A H, Wang W, Hu W. Agrobacterium-mediat ed transformat ion of Kentucky Bluegrass[J].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8): 966-973
[5] Gao C, Jiang L, Folling M, Han L, Nielsen K K. Generat ion of large numbers of transgenic Kentucky blue-grass (L.) plants following biolistic gene transfer[J].Plant Cell Reports, 2006, 25(1): 19-25
[6] 佘建明, 梁流芳, 张保龙, 何晓兰, 陈志一, 倪万潮.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草地早熟禾转基因植株[J].江苏农业学报, 2005, 21(2): 102-105
[7] 陈智勇, 易自力, 蒋建雄, 覃静萍, 刘清波, 蔡能, 唐小艳, 孙鏖, 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J].中国草地学报, 2007, 29(2): 54-58
[8] 高丽美.草地早熟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1(1): 99-102
[9] 雷炳琪, 代亮, 柳玉霞, 刘洁, 徐筱, 徐倩, 徐吉臣. 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研究[J].分子植物研究, 2012, 10(6): 751-755
[10] 刘庆昌, 吴国良.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3
[11] 杨雪,董立峰,付金峰郑国勇,王凤宝. 低酚酶活性选择对小麦面粉褐变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4,28(5): 851-860
[12] 周玉珍, 张雨清. 金叶风箱果初代离体培养中影响外植体褐化的因素[J].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1, 37(2): 122
[13] 董浩,夏光利,毕军,朱国梁,史桂芳. 玉米幼嫩叶片愈伤诱导及分化过程优化的研究[J].核农学报,2013,27(9): 1253-1257
[14] 李东杰, 魏景芳, 鲁绍伟, 张进献, 胡玉霞. 不同植物激素对冬凌草愈伤组织增殖及褐化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3): 149-150
[15] 李素娟, 樊秀霞, 王华, 邵健丰, 赵辉, 解芳, 钱前, 陶跃之. 水稻不同品种组培再生和转基因频率研究[J]. 核农学报,2013,27(12): 1817-1827
[16] 刘真华, 葛红, 郭绍霞, 刘洪涛, 曹灿景, 周玉杰, 李秋香, 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J].园艺学报, 2005, 32(4): 732-734
[17] 刘兰英. 薄壳香核桃组培中的褐化及防止措施研究[J].园艺学报, 2002, 29(2): 171-172
[18] 张淑红, 王蒂, 王清. 影响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褐化的因素及对其褐化和分裂的作用[J].中国马铃薯, 2004, 18(2): 77-81
[19] 何松林, 陈笑蕾, 陈莉, 孔德政, 任凝辉. 牡丹叶柄离体培养中褐化防止的初步研究[J].河南科学, 2005, 23(1): 47-50
[20] Murashige T, Skoog F. Arevisedmedium for rapid growth and bioassays with tobacco tissue cultures[J].Physiologia Plantarum, 1962, 15(3): 473-497
[21] 齐春辉, 韩烈保, 梁小红,曾会明, 刘君. 以基因枪法转化日本结缕草获得转基因植株[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28(3): 71-75
[22] 刘雅丽,费永俊,曾会明. 影响日本结缕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出愈时间的相关因子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7(1):63-66
[23] 曾升坚, 卞建春, 方钲, 张冬霞, 邹新海. 多年生黑麦草成熟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35): 17343-17345, 17364
[24] Lee W L, Chan L K. Establishment of Orthorsiphon stamineus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for cell growth[J].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2004, 78(2): 101-106
[25] 方文娟, 韩烈保, 张振环, 曾会明. 草地早熟禾悬浮体系的建立及悬浮过程中细胞形态观察[J].生物技术通报, 2006, 39(2): 85-87
[26] 谷安琳, 易津, Roman H, Zbigniew B, 低温对羊草和牧冰草种子萌发率的影响[J].中国草地, 2005, 27(2): 50-54
[27] 杨茹, 袁庆华, 曹致中. 2, 4-D和6-BA对黑麦草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30(4): 34-39
[28] 王颖, 刘仁祥, 聂琼, 李彦竹, 陈春艳, 李全鑫, 丁飞, 程俊, 何文伟. 不同防褐剂对烟草愈伤组织培养褐化的抑制效应[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1): 26-2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