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农学报 2004
中国核农学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PP. 164-169 Abstract: 本文介绍了中国核农学的成就和发展建议。中国核农学的研究与应用开始于1956年,现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2001年底不完全统计统计,中国辐射诱变育成新品种625个,占全世界辐射育成新品种总和的272%,年推广种植面积达9×10hm2,育成的新品种每年为国家增产粮食30~40亿kg、棉花15~18亿kg、油料075亿kg,创经济效益33~40亿元。在育成的新品种中有18个获得国家发明奖。中国已批准6大类辐照食品的国家卫生标准和17种辐照食品的国家工艺标准,年辐照食品和农产品达8~10万t。在辐射育种、航天育种、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辐照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辐射害虫防治、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等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核农学人才和科技队伍。中国核农学的卓越成就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专家的高度赞誉,1999年中国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为亚太地区核农学的牵头国。中国核农学今后的发展应从我国核农学重大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着眼,力争在辐射诱变育种和空间诱变育种的分子机理、辐照检疫技术及产业化、核素示踪与环境生态保护、动物生产与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