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培养条件对荞麦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合成的影响
DOI: 10.11869/hnxb.2013.05.0591 , PP. 591-597
Keywords: 荞麦 ,培养条件 ,愈伤组织 ,黄酮
Abstract:
以荞麦无菌苗胚轴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光照、蔗糖、L-苯丙氨酸和植物激素(2,4-D、NAA、6-BA)等因素对荞麦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合成的影响,为荞麦大规模细胞培养和工业化生产黄酮类化合物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光照对荞麦愈伤组织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能促进愈伤组织黄酮合成;蔗糖质量浓度为4%,荞麦的愈伤组织生物量、黄酮含量和产量达到最高;L-苯丙氨酸能促进荞麦愈伤组织黄酮合成,但对愈伤组织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苯丙氨酸浓度为150μmol·L-1,黄酮产量达到最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植物激素都能促进荞麦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合成,但2,4-D和6-BA的效果要优于NAA,但2,4-D的效果最佳。促进荞麦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积累最佳的激素配比组合为1.5mg·L-12,4-D+0.6mg·L-16-BA。
References
[1] 方 芳,黄卫东. 食品中黄酮醇的组成、性质及其检测方法[J]. 核农学报,2011,25(2):313-316
[2] 何永艳,冯佰利,邓 涛,安守强,高金锋,柴 岩. 荞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7,27(2):307-311
[3] 张 灿,张海晖,武 妍,段玉清,张 瑞,邵婷婷,陈杰华. 马兰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J]. 农业工程学报,2011,16(6):76-79
[4] 朱文振,马 龙,李国荣.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癌作用及作用机制[J]. 生命科学,2012,24(5):444-449
[5] 彭 昕,林言娜,何军邀,凌庆枝. 培养条件对三叶青伤组织生长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J]. 药物生物技术,2012,19(2):138-141
[6] 秦公伟,曹小勇,张 静,张威威,张艳妮. 银杏叶片愈伤组织培养及光暗条件对黄酮含量的影响[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71-76
[7] 崔 刚,唐 蕾,王 武. 培养基和外源激素对银杏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 27(2):117-122
[8] 谢灵玲,赵武玲,沈黎明. 光照对大豆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合成的调节[J]. 植物学通报,2000,17(5):443-449
[9] 何含杰,梁 朋,施和平. 蔗糖和光对三裂叶野葛毛状根生长及次生物质产生的影响[J].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6):1003-1008
[10] 杨 英,何 峰,季家兴,雷 晶,陈雪红,余龙江. 四种前体对胀果甘草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甘草黄酮的调控效果评价[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7,25(5):484-489
[11] 林如法. 中国荞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2-11
[12] 杜敏华,高宛莉,王庆林. 苦荞麸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辅助提取和HPLC-ESI-MSn测定[J]. 核农学报,2008,22(4):469-473
[13] Zhanaeva T A. Tissue-specific distribution of rutin and rutin-degrading enzyme in buckwheat leaves[J]. 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1998,45:63-66
[14] Kimura Y,Sumiyoshi M. Effects of various flavonids isolated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roots on skin damage in acute UVB-irradiated hairless mice[J]. The Journal of Pharmacy Pharmacology,2011,63(12):1613-1623
[15] Xiao Z P,Peng Z Y,Peng M J. Flavonoids health benefits and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J]. Mini-reviews in Medicinal Chemisitry,2011,11(2):169-177
[16] 姜 妍,赵慧芹,王健行,韩淑英. 荞麦黄酮复方剂对大鼠2型糖尿病心脏小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0):3741-3745
[17] 廷 玺,刘会青,邹永青,任占华. 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2008,28(9):1534-1544
[18] 罗 凯,胡廷章,罗建平. 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338-2340
[19] 乔小燕,马春雷,陈 亮. 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及重要基因的调控[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354-360
[20] 朱红威,邵菊芳,李 庆,王 丹. 不同培养条件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含量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7,28(11):102-105
[21] 李玉平,姜在民,冯俊涛,徐 珊,张 兰. 不同培养条件对大花金挖耳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8,22(3):286-290
[22] 杨世海,刘晓峰,马秀华,果德安,郑俊华. 不同理化因子对甘草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47-50
[23] 郭春兰,上官新晨,蒋 艳,杨武英. 不同不同理化因子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35(3):430-435
[24] 步 营,陈显化,张宗申. 影响黄芪愈伤组织生长和黄芪黄酮合成的因素[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561-563
[25] Kim S J,Zaidul I S M,Suzuki T. Comparison of Phenolic compositions between common and tartary buckwheat (Fagopyrum) sprouts[J]. Food Chemistry,2008,110(4):814-820
[26] 张 琪,刘慧灵,朱 瑞,陈建民. 苦荞麦中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3,24(7):113-116
[27] 吕东平,赵德修,黄 艳,赵 乔. 前体对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黄酮合成的影响[J]. 云南植物研究,2001,23(4):497-5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