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酸雨对勋章菊保护酶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DOI: 10.11869/hnxb.2013.07.1054 , PP. 1054-1059
Keywords: 勋章菊 ,酸雨胁迫 ,保护酶活性 ,叶绿素荧光
Abstract:
采用盆栽方法,以不同pH值(5.6、4.5、3.5、2.5)的模拟酸雨胁迫试验,探讨其对勋章菊(GazaniaHybrids)叶片质膜透性、MDA含量、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H值的降低,勋章菊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SOD、CAT和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其中SOD、CAT和POD活性最大值均出现在pH4.5处理;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叶绿素a/b、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随pH值的降低而下降,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模拟酸雨对勋章菊叶片隐形伤害的阈值为pH≤3.5,表明勋章菊对酸雨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作为酸雨危害较严重地区的园林绿化地被植物之一。
References
[1] 魏菱, 邓新华, 刘仲秋. 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J]. 四川环境, 2001, 20(4): 63-65.
[2] Sant’Anna-Santos B F,Silva L C,Azevedo A A,Araújo J M,Alves E F,Silva E A M,Aguiar R.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the foliar micromorphology and anatomy of tree tropical species[J].Enviromental and Exprimental Botany,2006,58(1-3): 158-168
[3] 赵栋, 潘远智, 邓仕槐, 尚鹤, 王芳, 陈睿. 模拟酸雨对茶梅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0, 43(15): 3191-3198
[4] 殷秀敏, 余树全, 江洪, 刘美华. 酸雨胁迫对秃瓣杜英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6): 1374-1380
[5] 王应军, 邓仕槐, 姜静, 尚鹤, 林波, 孙亚琴, 胡晓梅. 酸雨对木芙蓉幼苗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1, 25(3): 588-593
[6] 姚兆斌, 江洪, 余树全, 鲁美娟. 模拟酸雨胁迫对杨梅幼苗水分生理特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8): 1967-1974
[7] 赵栋, 潘远智, 邓仕槐, 尚鹤, 王芳, 陈睿. 模拟酸雨对山茶生理特性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5): 39-42
[8] 李志国, 姜卫兵, 翁忙玲, 姜武. 常绿阔叶园林6树种(品种)对模拟酸雨的生理响应及敏感性[J]. 园艺学报, 2011, 38(3): 512-518
[9] 肖艳, 黄建昌, 刘少娴, 杨伟钊, 郭冬升, 朱凌志. 模拟酸雨对12种园林植物的伤害及敏感性反应[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26(3): 270-273
[10] 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61-263
[11] 陈建勋,王晓峰.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81-84
[12] 王文兴, 丁国安. 中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J].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10(2): 4-10
[13] 马丽雅, 王斌, 杨俊国. 四川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3(4): 26-29
[14] 郝再彬, 苍晶, 徐仲. 植物生理实验[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110-113
[15] 郑炳松.现代植物生理生化研究技术[M].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6: 40-42
[16] 李志国, 姜卫兵, 翁忙玲, 姜武. 模拟酸雨对木兰科树种叶片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 生态环境, 2007, 16(3): 779-784
[17] 仪民, 仪慧兰, 王变珍, 李红孩. 杜鹃对SO2胁迫的抗氧化防护效应[J]. 西北植物学报, 2008, 28(6): 1155-1159
[18] 殷秀敏, 伊力塔, 余树全, 江洪, 刘美华. 酸雨胁迫对木荷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7): 1556-1562
[19] 李志国, 翁忙玲, 姜武, 姜卫兵. 模拟酸雨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7, 26(1): 31-34
[20] 鲁美娟, 江洪, 李巍, 余树全, 曾波, 蒋馥蔚, 李佳, 金清. 模拟酸雨对刨花楠幼苗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9, 29(11): 5986-5994
[21] Shan Y. Effects of Simulated Acid Rain on Pinus densiflora Inhibition of net photosynthesis by pheophytization of chlorophyll [J].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1998, 103(1): 121-127
[22] 黄继山, 温文保, 蔺万煌, 朱卫平, 孔振兰. 酸雨对树木叶细胞伤害的模拟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15(2): 219-224
[23] 周蕴薇, 刘艳萍, 戴思兰. 用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鉴定植物抗寒性的剖析[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42(5): 945-950
[24] 李彦慧, 孟庆瑞, 李向应, 李保国, 杨建民. 紫叶李叶片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对SO2胁迫的响应[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28(11): 2236-2242
[25] 余春珠, 温达志, 彭长连. 三种木本植物对酸雨的敏感性和抗性[J]. 生态环境, 2005, 14(1): 86-90
[26] 马博英, 徐礼根, 蒋德安. 模拟酸雨对假俭草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林业科学, 2006, 42(11): 8-11
[27] 马树华, 王庆成, 李亚藏. 汽车尾气对四种北方阔叶树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05, 24(1): 15-20
[28] 邱栋梁, 刘星辉. 模拟酸雨伤害龙眼的酸度阈值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03, 24(1): 31-3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