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聚类分析

DOI: 10.6046/gtzyyg.2010.03.21, PP. 101-107

Keywords: 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特征,形态特征,空间散布特征,变化强度特征,聚类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遥感与GIS技术,从结构特征、形态特征、空间散布特征以及变化强度特征4个角度,分析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20世纪80年代(记作1980s)至2005年间的时空变化特征。选择表征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特征的5项指标,即面积比例变化值、双向动态模型变化值、相对于全省的变化率、聚集度变化值及稳定性差异值,利用系统聚类法将全省17个城市分为3类:德州、滨州为第一类,其结构变化最小;枣庄、泰安、菏泽为第二类,其结构变化最大;其余12个城市为第三类,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聚集度变化最小。

References

[1]  [1]陈思明,吴景.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动态变化分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 25(4):17-21.
[2]  [2]刘英.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及其优化布局研究——以湖南临澧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4):35-36.
[3]  [3]田光进.基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J].应用技术, 2003(2):32-35.
[4]  [4]牟凤云,张增祥,刘斌,等.济南市二十五年城市建成区的空间扩展遥感监测[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1):73-79.
[5]  [5]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玉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设计出版社,1996.
[6]  [6]田光进, 刘纪远, 张增祥. 基于遥感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特征 [J]. 遥感学报, 2002, 6(4):307 - 312.
[7]  [7]韦素琼, 陈建飞. 土地利用变化趋于对比研究——以闽台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8]  [8]陈彦光,罗静. 城市形态的分维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启示[J]. 城市发展研究,
[9]  2006,13(5):35-40.
[10]  [9]杨山. 发达地区城乡聚落形态的信息提取与分型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00, 55 (5):671-678.
[11]  [10]陈红宇, 胡曰利, 胡晓芙, 等.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2):300-303.
[12]  [11]Falconer K J. Fractal Geometry,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M].Wiley John & Sons,Incorporated,1990.
[13]  [12]刘纯平, 陈宁强, 夏德深. 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数维分析[J]. 遥感学报, 2003, 7 (2):136-140.
[14]  [13]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5]  [14]宝音, 包玉海.北方农牧林交错带土地利用区的分析与评价——以科尔沁右翼前旗为例[J].地理科学,1996, 16 (4):377-380.
[16]  [15]何晓群.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7]  [16]潘竞虎, 刘普幸. 黑河下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特征分析[J]. 国土资源遥感, 2008(2):84-86.
[18]  [17]李治, 李国平.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 (6):30-35.
[19]  [18]史文利, 高天宝,王树恩.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 2008, 11 (3):112-115.
[20]  [19]廖邦固, 徐建刚, 宣国富, 等.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J]. 地理学报, 2008, 63 (2):195-20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