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财贸经济  2014 

中国遭遇反倾销与对外反倾销贸易效应比较分析

, PP. 95-106

Keywords: 遭遇反倾销,对外反倾销,出口品技术含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引入Finger和Murray(1993)提出的反倾销强度指数(anti-dumpingindex,ADI),运用1995-2012年中国和世界的反倾销案件数及进出口贸易额,对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说明了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给我国出口贸易总额带来的影响。本文发现我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强度与出口贸易总额因果关系明显,遭遇反倾销强度与出口总额呈现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遭遇反倾销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本文更进一步基于Lall(2000)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对我国不同技术含量出口品的差异性影响,并对我国应如何应用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手段提升出口贸易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References

[1]  1.鲍晓华:《反倾销措施的贸易救济效果评估》,《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2]  2.海闻、李清亮:《加入WTO十年来中国对外反倾销实践分析》,《国际商务研究》2011年第3期.
[3]  3.李春顶:《逆向思维: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积极效应之剖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4]  4.李春顶、石晓军:《对外反倾销的生产率促进效应:中国证据及其解释》,《财贸经济》2013年第7期.
[5]  5.齐俊妍:《中国遭遇反倾销和对外反倾销的指数比较分析》,《财贸研究》2006年第1期.
[6]  6.齐俊妍:《中国和印度反倾销的对称性比较分析》,《财贸经济》2010年第5期.
[7]  7.沈国兵:《显性比较优势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贸易效应》,《世界经济》2012年第12期.
[8]  8.苏振东、刘璐瑶、洪玉娟:《对外反倾销措施提升中国企业绩效了吗》,《财贸经济》2012年第3期.
[9]  9.叶宗裕:《中国资本存量再估算:1952-2008》,《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第7期.
[10]  10.尹翔硕、李春顶:《国际贸易摩擦南北不对称与摩擦的形成——基于一个三国贸易模型的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11]  11.Chad P.Bown, The WTO and Antidump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Economics and Politics, Vol.20, No.2, June 2008, pp.255-288.
[12]  12.Lall,S.,The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1985-1998.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Vol.28,No.3, 2000,pp.337-369.
[13]  13.LE Thi Thuy Van, Sarah Y.TONG, China and Anti-dumping: Regulations, Practices and Responses.EAI Working Paper, No.149, 2009.
[14]  14.Thomas J.Prusa, Anti-dumping: A Growing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Trade.The World Economy,Vol.28, No.5, May 2005, pp.683-70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