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财贸经济  2014 

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规模及特征——基于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的宏观数据

, PP. 41-49

Keywords: 外资企业,逃避税,面板数据,规模测算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外商投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助推了中国经济增长,其贡献不容置疑,但外资企业的逃避税现象也愈演愈烈,给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可持续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准确把握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的规模是对外企逃避税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从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两个角度对中国外资企业逃避税规模进行宏观测算,总结出逃避税规模的区域特征、逃避税总额及“两税合并”政策对外企所得税额逃避的影响等,为中国税务部门制定反避税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建议。

References

[1]  1.侯敬雯、毛程连:《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的福利效应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2]  2.禾雨木:《逃税额估测方法的评价与选择》,《税务研究》1998年第3期。
[3]  3.梁朋:《税收流失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  4.梁朋、梁云:《关于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的测估与思考》,《财贸经济》1999年第5期。
[5]  5.王铁军、苑新丽主编:《国际税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6.夏南新:《地下经济估测模型及敏感度分析》,《统计研究》2000年第8期。
[7]  7.杨碧云:《论逃税和避税的形成原因、经济影响和治理对策》,浙江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8]  8.易行健、杨碧云、易君健:《我国逃说规模的测算及其经济影响分析》,《财经研究》2004年第1期。
[9]  9.曾军平、林琳:《企业规模与税收偷逃:来自上海某财税分局的经验数据》,《统计研究》2000年第10期。
[10]  10.赵黎:《中国地下经济研究与估计(1990-2004)》,《统计研究》,2006年第9期。
[11]  11.周琢、陈钧浩:《外资企业生产出口过程中的贸易增加值构成研究——以生产要素的国别属性为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12]  12.Allingham, M. G., Sandmo, A., Income Tax Evas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1, No.3-4, 1972, pp.323-338.
[13]  13.Charles, C. T., Tax Evasion and Rates: A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Returns. Tax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65, No.3, 1983, pp.363-373.
[14]  14.Feige, E. L., How Big is the Irregular Economy? Challenge, Vol.22, No.5, 1979, pp.5-13.
[15]  15.Gutzmann, P. M., The Subterranean Economy. Financial Analysis Journal, Vol.33, No.6, 1974, pp.26-34.
[16]  16.Lotz, J. R., Morss, E. R., Measuring “Tax Effor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MF Staff Papers, No.3, 1967.
[17]  17.Schneider, F., Enste, D. H., Shadow Economies: Size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8, No.1, 2000, pp.77-114.
[18]  18.Tanzi, V.,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Reply to Acharya, IMF Staff Papers, No.4, 1984.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