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财贸经济  2014 

新官上任三把火:存在中国式政治经济周期吗

, PP. 111-124

Keywords: 政治经济周期,换届效应,新官上任三把火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政治是影响经济增长和波动的重要原因,但鲜有文献研究中国式政治经济周期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政府行为的新政治经济周期理论,探讨全国党代会和“两会”透过政府行为带来的经济影响。基于1994-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动态面板纠偏虚拟变量最小二乘法(LSDVC)全面分析了财政分权、地区禀赋和政治周期分别带来的财权效应、禀赋效应和换届效应。结果发现:中国存在着独特的政治经济周期和显著的换届效应,政治周期首先影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换届行为效应),这种行为效应在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锦标赛制度框架下进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换届经济效应),这种经济效应持续且稳健。本文从经济学视角释义了中国谚语“新官上任三把火”,验证了基于政府行为渠道的中国式政治经济周期的存在性,为完善政府职能、优化宏观调控和谨防换届经济热提供了新思路。

References

[1]  45.Nordhaus, D.,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42, No.2, 1975, pp.169-190.
[2]  46.Persson, T.andTabellini, G., The size and scope of government:: Comparative politics with rational politicians.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43, No.4/6, 1999, pp.699-735.
[3]  47.Rogoff, K., Equilibrium political budget cycl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0, No.1, 1990, pp.21-36.
[4]  48.Roodman, D., How to do xtabond2: An introduction to difference and system GMM in Stata.The Stata Journal, Vol.9, No.1, 2009, pp.86-136.
[5]  49.Rodden, J.and Wibbels, E., Beyond the Fiction of Federalism: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in Multitiered Systems, World Politic, Vol.54, No.7,2002,pp.494-531.
[6]  50.Song ,Z., Storesletten, K.and Zilibotti, F., Growing Like Chin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101, No.1, 2011, pp.196-233.
[7]  51.Windmeijer, F., A finite sample correction for the variance of linear efficient two-step GMM estimator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126, No.1, 2005, pp.25-51.
[8]  1.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产业的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9]  2.陈抗、Arye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10]  3.陈刚、李树、余劲松:《援助之手还是攫取之手?关于中国式分权的一个假说及其验证》,《南方经济》2009年第7期。
[11]  4.曹玉书、楼东玮 :《资源错配、结构变迁与中国经济转型》,《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0期。
[12]  5.陈卫东、苗文龙:《政府换届、经济政策与政治经济周期》,《经济经纬》2010年第4期。
[13]  6.方红生、张军:《攫取之手、援助之手与中国税收超GDP增长》,《经济研究》2013年第3期。
[14]  7.方红生、张军:《财政集权的激励效应再评估:攫取之手还是援助之手?》,《管理世界》2014年第2期。
[15]  8.范子英:《转移支付、基础设施投资与腐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2期。
[16]  9.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
[17]  10.郭庆旺、贾俊雪:《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18]  11.龚强、王俊、贾珅:《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一个综述》,《经济研究》2011年第7期。
[19]  12.顾元媛、沈坤荣:《地方政府行为与企业研发投入》,《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0期。
[20]  13.贾俊雪、郭庆旺、赵旭杰:《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及其制度根源》,《管理世界》2012年第2期。
[21]  14.蒋伏心、林江:《晋升锦标赛、财政周期性与经济波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财贸经济》2010年第7 期。
[22]  15.刘霞辉:《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过冷就是过热》,《经济研究》2004第11期。
[23]  16.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  17.李猛、沈坤荣:《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25]  18.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26]  19.刘瑞明:《晋升激励、产业同构与地方保护:一个基于政治控制权收益的解释》,《南方经济》2007年第6期。
[27]  20.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管理世界》2004年第10期。
[28]  21.乔宝云、范剑勇、冯兴元:《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小学义务教育》,《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9]  22.陶然、苏福兵、陆曦、朱昱铭 :《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 ——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
[30]  23.王贤彬、张莉、徐现祥:《辖区经济增长绩效与省长省委书记晋升》,《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1期。
[31]  24.王燕武、王俊海:《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32]  25.王文剑、覃成林:《地方政府行为与财政分权增长效应的地区性差异》,《管理世界》2008年第1期。
[33]  26.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3期。
[34]  27.文雁兵:《区域异质性视角下中国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及演变》,《中国人口科学》2014年第3期。
[35]  28.杨其静、郑楠:《晋升竞争是标尺竞赛、锦标赛还是资格赛》,《世界经济》2013年第12期。
[36]  29.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1期。
[37]  30.张光:《测量中国的财政分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6期。
[38]  31.张军:《为增长而竞争:中国之谜的一个解读》,《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
[39]  32.张军、高远:《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经济研究》2007年第3期。
[40]  33.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41]  34.周黎安、赵鹰妍、李力雄 :《资源错配与政治周期》,《金融研究》2013 年第3期。
[42]  35.Alesina, A., Roubini, N., and Cohen, D., Political Cycles and the Macroeconomy.Cambridge: MIT Press,1997.
[43]  36.Arellano, M.and Bover, O., Another look at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of error-components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68, No.1, 1995, pp.29-51.
[44]  37.Blundell, R.and Bond, S., Initial conditions and moment restriction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87, No.1, 1998, pp.115-143.
[45]  38.Brennan, G.and Pincus, J.A.minimalist model of federal grants and flypaper effect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61, No.2, 1996,pp.229-246.
[46]  39.Bond, S.,Hoeffler, A.and Temple, J., GMM Estimation of Empirical Growth Models, CEPR Discussion Papers, No.3048, 2001.
[47]  40.Hibbs, A., Political Partie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1, No.4, 1977, pp.1467-1487.
[48]  41.Kiviet, F.,On Bias, Inconsistency and Efficiency of Various Estimators in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68, No.1, 1995, pp.53-78.
[49]  42.Kiviet, F.,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Econometricians.Boston :Now Publishers,2012.
[50]  43.Li, H.B.and Zhou, L.A., Political turnover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Vol.89, No.10, 2005, pp.1743-1762.
[51]  44.Nie,H.H., Jiang, M.J.and Wang, X.H.,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Cycle: Evidence from Coalmine Accidents in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41, No.4, 2013,pp.995-101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