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财贸经济  2014 

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信贷的异质性反应——基于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解读与实证检验

, PP. 51-63

Keywords: 货币政策立场,银行信贷,文本挖掘法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思想构建了植入货币政策立场的信贷传导微观模型,运用“文本挖掘法”设计了货币政策立场指数,结合2001-2012年37家商业银行的数据,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与面板分位数回归考察了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并放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2)股份制商业银行对货币政策立场冲击的响应最为显著,大型商业银行紧随其后,城市商业银行最迟钝。因此,货币当局应从宏观审慎视角出发,综合研判货币政策立场对银行信贷的总量影响与结构影响,提高调控的前瞻性与针对性。

References

[1]  11.王爱俭、王璟怡:《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2]  12.王国刚:《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2001-2010》,《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3]  13.姚树洁、姜春霞、冯根福:《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与效率:1995-2008》,《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4]  14.张雪兰、何德旭:《货币政策立场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2000-2010)》,《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5]  15.周小川:《金融政策对金融危机的响应——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形成背景、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
[6]  16.B.Fung, Mingwei Yuan, Measuring the Stance of Monetary Policy.Money, Monetary Policy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Vol.27, No.2, 2000, pp.193-219.
[7]  17.Carlos Lamarche, Robust Penalized Quantile Regression Estimation for Panel Data.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157, No.2, 2010, pp.396-408.
[8]  18.Claudio Borio, Haibin Zhu, Capital Regulation, Risk-taking and Monetary Policy: a Missing Link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Working Paper, No.268, 2008.
[9]  19.Franklin Allen, Jun Qian, MeijunQian,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77, No.1, 2005, pp.57-116.
[10]  20.Joseph E.Stiglitz, In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in the Paradigm in Economic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2, No.1, 2002, pp.460-501.
[11]  21.Kenneth J.Kopecky, David Vanhoose, A Model of the Monetary Sector with and Without Binding Capital Requirements.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Vol.28, No.3, 2004, pp.633-646.
[12]  22.Roger Koenker, Quantile Regression for Longitudinal Data.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Vol.91, No.1, 2004, pp.74-89.
[13]  23.Viral Acharya, Matthew Richardson, Restoring Financial Stability: How to Repair a Failed System.Hoboken,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2009.
[14]  24.YenerAltunbas, Simone Manganelli, David Marquesibanez, Bank Risk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Do Business Models Matter?European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 No.1394, 2011.
[15]  2.戴金平、金永军、刘斌:《资本监管、银行信贷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2期。
[16]  3.方意、赵胜民、谢晓闻:《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问题》,《管理世界》2012年第11期。
[17]  4.冯科、何理:《我国银行上市融资、信贷扩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第S2期。
[18]  5.龚强、张一林、林毅夫:《产业结构、风险特性与最优金融结构》,《经济研究》2014年第4期。
[19]  6.胡育蓉、朱恩涛、龚金泉:《货币政策立场如何影响企业风险承担——传导机制与实证检验》,《经济科学》2014年第1期。
[20]  7.黄宪、马理、代军勋:《资本充足率监管下银行信贷风险偏好与选择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7期。
[21]  8.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22]  9.马草原、李成:《国有经济效率, 增长目标硬约束与货币政策超调》,《经济研究》2013年7期。
[23]  10.索彦峰、范从来:《货币政策立场指示器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证据》,《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2期。
[24]  1.蔡跃洲、郭梅军:《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