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高原气象  2014 

1961-2010年西藏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47, PP. 37-42

Keywords: 极端降水,时空分布,西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1961-2010年西藏自治区21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量,采用基于百分位的相对指数法定义极端事件,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西藏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包括极端降水阈值、频数、强度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极端降水强度及频数的线性变化趋势及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西藏极端降水事件阈值在15.7~36.0mm之间,极端降水阈值和强度的高值区均位于西藏南部边缘地区的聂拉木、沿江中段的日喀则以及东南部的波密和察隅一带;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在17~108天之间,主要呈经向分布特征,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在时间上,1961-2010年间西藏西部、北部和东南部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减少趋势,其中西部与东南部频数减小趋势较为明显;沿雅鲁藏布江一线、西藏南部和东北部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数呈增多趋势;西藏各地极端降水事件频数存在准3年周期,西部和南部一线还存在准8年周期。

References

[1]  叶笃正, 高由禧主编. 青藏高原气象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49-61.
[2]  戴加洗编著. 青藏高原气候[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0: 171-175.
[3]  汤懋苍, 李存强, 张建. 青藏高原及其四周的近代气候变化[J]. 高原气象, 1988, 7(1): 39-48.
[4]  林振耀, 赵昕奕. 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J]. 中国科学(D辑), 1996, 26(4): 354-358. 
[5]  普布卓玛, 周顺武. 西藏地区旱涝等级划分及时空分布特征[J]. 高原气象, 2002, 21(2): 210-216.
[6]  韦志刚, 黄荣辉, 董文杰.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J]. 大气科学, 2003, 27(2): 157-170. 
[7]  巩远发, 纪立人, 段挺扬. 青藏高原雨季的降水特征与东亚夏季风爆发[J]. 高原气象, 2004, 23(3): 313-322.
[8]  马振锋, 彭骏, 高文良, 等. 近40年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J]. 高原气象, 2006, 25(4): 633-642.
[9]  周顺武, 普布卓玛, 假拉. 西藏高原汛期降水类型的研究[J].气象, 2006, 26(5): 39-45.
[10]  王忠彦, 马耀明, 刘景时, 等. 珠穆朗玛峰北坡水文及其相关气象要素的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 32(1): 31-37,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04. 浏览
[11]  卓嘎, 边巴次仁, 杨秀海, 等. 近30年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 2013, 32(1): 23-30,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03. 浏览
[12]  徐影, 丁一汇, 李栋梁. 青藏地区未来百年气候变化[J]. 高原气象, 2003, 22(5): 451- 457.
[13]  张冬峰, 高学杰, 白虎志, 等. RegCM3模式对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的模拟[J]. 高原气象, 2005, 24(5): 714-720.
[14]  刘华强, 孙照渤, 王举, 等. 青藏高原东西部积雪效应的模拟对比分析[J]. 高原气象, 2005, 24(3): 357-365.
[15]  屈鹏, 杨梅学, 郭东林, 等. RegCM3模式对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和降水的模拟[J]. 高原气象, 2009, 28(4): 738-744. 浏览
[16]  Tank A, Knnen G P. Trends in indices of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Europe 1946-1999[J]. J Climate, 2003, 16(22): 3665-3680. 2.0.CO;2 target="_blank">
[17]  Kunkel K E, Easterling D R, Redmond K, et al. Temporal variation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1895-2000[J]. Geophys Res Lett, 2003, 30 (17): 1900.
[18]  翟盘茂, 潘晓华.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J]. 地理学报, 2003, 58(增刊): 1-10.
[19]  龚道溢, 韩晖. 华北农牧交错带夏季极端气候的趋势分析[J]. 地理学报, 2004, 59(2): 230-238.
[20]  李玲萍, 李岩瑛, 钱莉, 等. 1961-2005年河西走廊东部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研究[J]. 冰川冻土, 2010, 32(3): 498-504.
[21]  孙凤华, 吴志坚, 杨素英. 东北地区近50年来极端降水和干燥事件时空演变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06, 25(7): 779-784. 
[22]  Qian W H, Lin X. Regional trends in recent precipitation indices in China [J]. Meteor Atmos Physics, 2005, 90(2): 193-207.
[23]  董文杰, 韦志刚, 范丽军.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雪灾的气候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01, 20(4): 402-406.
[24]  谌芸, 李强, 李泽椿. 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增刊): 98-103.
[25]  周陆生, 李海红, 汪青春. 青藏高原东部牧区大-暴雪过程及其雪灾分布的基本特征[J]. 高原气象, 2000, 19(4): 450-458. 
[26]  建军, 杨志刚, 卓嘎, 等. 近30年西藏汛期强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 2012, 31(2): 380-385. 浏览
[27]  Easterling D R, Meehl G A, Parmesan C, et al. Climate extremes: Observations, modeling and impacts[J]. Science, 2000, 289(5487): 2068-2074.
[28]  杜军, 建军, 余燕群,等. 拉萨近半个世纪降水的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08, 31(3): 397-402.
[29]  王传辉, 唐晓萍, 吴萍. 西藏高原汛期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10, 28(4): 384-390.
[30]  建军, 余锦华, 达琼. 近30年青藏高原年平均0 cm地温的分布和变化特征[J]. 气象, 2006, 32(2): 64-69.
[31]  杨鉴初, 史久恩. 我国长期天气预报的进展[J]. 气象, 1979, 5(10): 4-7.
[32]  柏晶瑜, 徐祥德. 1998年青藏高原春季地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暴雨影响的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1999, 10(4): 478-485.
[33]  陈忠明, 闵文彬, 刘富明. 青藏高原地表热源异常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的关联[J]. 气象, 2003, 29(5): 9-12.
[34]  李超. 青藏高原0.8地温异常与我国汛期降水的关系[J].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 1995, 10(2): 175-18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