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高原气象  2014 

秋季孟加拉湾风暴影响云南降水差异的对比分析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23, PP. 1229-1239

Keywords: 孟加拉湾风暴,降水差异,成因对比分析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提供的北印度洋热带风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云南125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选取两次秋季强孟加拉湾风暴个例,对其移动路径和影响云南降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孟加拉湾风暴的强度相近,移动路径和登陆位置不同,受其影响云南降水在强度和范围上存在明显差异。200hPa南压高压位置、引导气流的差异导致了孟加拉湾风暴移动路径和登陆位置不同;孟加拉湾风暴环流与冷空气相互作用是产生云南强降水的重要机制;低层孟加拉湾风暴东侧西南大风区的移动对降水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将风暴中大量的水汽和能量输送到云南,另一方面大风区的风速辐合有助于维持必要的动力学条件。受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和低层西南风强度的影响,水汽输送、辐合强度和维持时间存在差异,高低空不同的环流形势配置导致了风暴影响云南降水的动力结构、垂直运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是两次孟加拉湾风暴造成云南不同降水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

References

[1]  陈联寿, 丁一汇. 西太平洋台风概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1: 1-490.
[2]  陈联寿, 孟智勇. 我国热带气旋研究十年进展[J]. 大气科学, 2001, 25(4): 420-432.
[3]  陈联寿. 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预报技术的发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6): 672-681.
[4]  卓嘎, 谢金南, 马镜娴. 登陆台风与我国降水的统计关系[J]. 高原气象, 2000, 19(2): 260-264.
[5]  郭荣芬, 鲁亚斌, 李燕. “伊布都”台风影响云南暴雨过程分析[J]. 高原气象, 2005, 24(5): 784-791.
[6]  周建琴,晏红明,郑建萌, 等. 2010年9-10月云南连阴雨发生的事实和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14, 33(1): 106-115,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69. 浏览
[7]  许美玲, 尹丽云, 金少华,等. 云南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2013, 32(4):1062-1073,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85. 浏览
[8]  刘瑜, 赵尔旭, 黄玮, 等. 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云南雨季开始期[J]. 高原气象, 2007, 26(3): 572-578.
[9]  段旭, 陶云, 寸灿琼, 等.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统计特征[J]. 高原气象, 2009, 28(3): 634-640. 浏览
[10]  张腾飞, 段旭, 张杰. 初夏孟湾风暴造成云南连续性强降水的中尺度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1): 67-73.
[11]  李英, 郭荣芬, 索渺清, 等. 初夏盂加拉湾对流云团北上低纬高原的初步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19(3): 277-284.
[12]  鲁亚斌, 张腾飞, 俆八林, 等. 一次孟湾风暴和冷空气影响下造成滇西大暴雨中尺度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2): 201-205.
[13]  王子谦, 朱伟军, 段安民. 孟湾风暴影响高原暴雪的个例分析:基于倾斜涡度发展的研究[J]. 高原气象, 2010, 29(3): 703-711. 浏览
[14]  王曼, 段旭, 李华宏, 等. 孟加拉湾风暴Mala登陆期间地形敏感试验[J]. 气象学报, 2011, 69(3): 486-495
[15]  秦剑,踞建华,解明恩. 低纬高原天气气候[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1-287.
[16]  姚秀萍, 于玉斌. 2003年梅雨期干冷空气的活动及其对梅雨降水的作用[J]. 大气科学, 2005, 29(6): 973-985.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