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高原气象  2009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和活动规律统计特征

, PP. 634-641

Keywords: 孟加拉湾风暴,时空分布,统计特征,风暴登陆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1945-2006年JTWC公布的孟加拉湾风暴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下称孟湾TC)生成个数年平均约为8.12个,全年均有发生,其中2~3月最少,之后开始增加,10月达到峰值;与孟湾TC不同,孟加拉湾热带风暴(下称孟湾TS)呈双峰型分布,峰值为5月和9~10月。从孟湾TS的强度上看,达到H4标准的超级强风暴1971\_1986年仅出现1次,而1987\_2006年则出现了8次。孟湾TS生成位置、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的月际变化均呈双峰型分布,4~5月和10~11月为峰值。孟湾TS的生成位置10~11月峰值大于4~5月,而平均维持时间和最长维持时间则是4~5月峰值大于10~11月。孟湾TC登陆方向大部分为西北或偏西路径,占56.7%\.孟湾TS登陆方向与TC有一些不同,主要差异是西北路径和未登陆次数减少,偏西和东北路径增加\.由于4~5月是孟湾TS东北路径登陆的一个峰值,因此,与云南雨季开始期关系密切,对云南初夏降水影响很大。

References

[1]  陈敏, 郑永光, 陶祖钰. 近50年(1949\_1996)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气候特征的再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1999, 15(1): 10-16
[2]  李英, 陈联寿, 张胜军. 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20(1): 14-23
[3]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国家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总台. 孟加拉湾风暴的活动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C]. 热带天气会议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6
[4]  王友恒, 王素贤. 北印度洋热带风暴及其与西藏降水的关系[J]. 气象, 1989, 15(11): 38-43
[5]  王绍武. 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J]. 气象, 1990, 16(2): 11-15
[6]  王绍武, 叶瑾琳, 龚道溢, 等. 近百年我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J].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9(4): 392-401
[7]  马丽萍, 陈联寿, 徐祥德. 全球热带气旋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特征[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2): 147-154
[8]  Chu J H, C R Sampson, A S Levine, et al. The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tropical cyclone best\|tracks,1945-2000[R]. Technical report,NRL reference number Novmber, NRL/MR/7540-02-16. 2002
[9]  余晖, 胡春梅, 蒋乐贻. 热带气旋强度资料的差异性分析[J]. 气象学报, 2006, 64(3): 357-363
[10]  晏红明, 肖子牛, 王灵. 孟湾季风活动与云南5月降雨量[J]. 高原气象, 2003, 22(6): 624-630
[11]  刘瑜, 黄玮, 陶云, 等. 云南雨季开始期与热带OLR的联系[J]. 高原气象, 2007, 26(2): 409-413
[12]  刘瑜, 赵尔旭, 黄玮, 等. 初夏孟加拉湾低压与云南雨季开始期[J]. 高原气象, 2007, 26(3): 572-578
[13]  (美)阿特金森(Gary D.Atkinson). 热带天气预告手册[Z].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147-153
[14]  王志仁, 吴德星, 吴辉碇, 等. 全球热带风暴时空分布特点[J]. 海洋学报, 2002, 24(1): 25-34
[15]  GRAY W M. Global view of the origin of tropical disturbances and storms [J]. Mon Wea Rev, 1968, 96:669-700
[16]  王友恒, 王素贤. 孟加拉湾热带风暴的初步分折[J]. 气象, 1988, 14(6): 19-22
[17]  任国玉, 郭军, 徐铭志, 等. 近50年来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 气象学报, 2005, 63(6): 942-956
[18]  丁一汇, 戴晓苏. 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J]. 气象, 1994, 20(12): 19-26
[19]  田荣湘. 全球气候变暖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 30(4): 466-470
[20]  ICPP. A report of Working Group 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Summary for Policymakers[R]. 2007: 9
[21]  段旭, 琚建华, 肖子牛, 等. 云南气候异常物理过程及预测信号的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0: 75-84
[22]  段旭, 尤卫红, 郑建萌. 云南旱涝特征[J]. 高原气象, 2000, 19(1): 82-90
[23]  段长春, 朱勇, 尤卫红. 云南汛期旱涝特征及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26(2): 402-408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