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高原气象  2014 

近50年春季沙尘活动及其对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21, PP. 988-994

Keywords: 沙尘暴,扬沙,浮尘,PM10质量浓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利用中国北方847个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天气现象,从沙尘日数的时空分布、变化趋势等方面对19612012年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地带是春季沙尘暴和扬沙的多发和频发区。除个别台站,绝大部分北方站点的沙尘暴日数、起沙日数均呈显著下降趋势。19612012年中国北方区域平均的春季沙尘暴日数、起沙日数变化趋势分别为-1.2d·(10a)-1和-2.3d·(10a)-1,下降趋势显著。另外,沙尘暴的影响范围也逐步缩小。通过分析大气环境监测的PM10质量浓度(ρPM10)日平均值数据表明,发生沙尘时,北京、石家庄、济南、兰州、西宁的日空气质量易超标。ρPM10日平均值与沙尘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即沙尘持续时间越长,ρPM10日平均值增幅越大。

References

[1]  曾庆存, 董超华, 彭公炳, 等. 千里黄云——东亚沙尘暴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1-2.
[2]  中国气象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21-23.
[3]  周自江, 章国材, 艾婉秀, 等. 中国北方春季起沙活动时间序列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 中国沙漠, 2006, 26(6): 935-941.
[4]  钱正安, 宋敏红, 李万元.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沙漠, 2002, 22(2): 106-111.
[5]  周自江, 章国材.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J]. 科学通报, 2003, 48(11): 1224-1228.
[6]  韩福贵, 赵明, 常兆丰, 等. 民勤沙区50多年来沙尘天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09, 26(6): 889-894.
[7]  高振荣, 邵亮, 李光林. 敦煌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分析[J]. 干旱气象, 2010, 28(1): 59-64.
[8]  王劲松, 任余龙, 魏锋, 等. 中国西北及青藏高原沙尘天气演变特征[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8):714-719.
[9]  姜学恭, 云静波. 三类沙尘暴过程环流特征和动力结构对比分析[J]. 高原气象, 2014, 33(1): 241-251,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72. 浏览
[10]  周自江, 王锡稳, 牛若芸. 近47年中国沙尘暴气候特征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13(2): 193-200.
[11]  刘景涛, 郑明倩. 华北北部特强沙尘暴的气候特征[J]. 气象, 1998, 24(2): 39-44.
[12]  刘瑞霞, 张甲珅, 郑照军. 北京沙尘天气与源地积雪变化的关系[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12(3): 374-380.
[13]  李玲萍, 李岩瑛, 王兵. 河西走廊东部冬春季积雪对沙尘天气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1, 24(8): 882-889.
[14]  张钛仁, 张明伟, 蒋建莹. 近60年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变化及路径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 31(2): 487-491. 浏览
[15]  徐鑫强, 王鑫, 黄建平. 张掖及兰州榆中地区沙尘气溶胶粒子谱分布的观测研究[J]. 高原气象, 2011, 30(1): 208-216. 浏览
[16]  张杰, 唐从国. 干旱区一次春季沙尘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结构及其特征[J]. 高原气象, 2012, 31(1): 156-166. 浏览
[17]  王旗, 廖逸星, 毛毅, 等. 沙尘天气导致人群健康经济损失估算[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1, 28(9): 804-808.
[18]  宿兴涛, 王汉杰. 近10年东亚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与起尘通量的数值研究[J]. 高原气象, 2012, 31(3): 676-687. 浏览
[19]  陈科艺, 彭志强. 应用OMI卫星资料监测蒙古戈壁沙尘的传播[J]. 高原气象, 2012, 31(3): 798-803. 浏览
[20]  张加云, 刘晓东. 一次强沙尘暴活动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08, 28(1): 161-169.
[21]  冯鑫媛, 王式功, 杨德保, 等. 近几年沙尘天气对中国北方环保重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1, 31(3): 735-740.
[22]  陈辉, 赵琳娜, 赵鲁强, 等. 沙尘天气过程对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6): 609-614.
[23]  杜吴鹏, 高庆先, 王跃思, 等. 沙尘天气对我国北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9): 1021-1026.
[24]  陈跃浩, 高庆先, 高文康, 等. 沙尘天气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量化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4): 364-369.
[25]  Wang S, Yuan W. The impa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dust events on PM10 pollution in northern China[J]. Atmos Environ, 2006, 40(2):7975-7982.
[26]  周自江, 牛若芸. 2004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特征分析[J]. 气象科学, 2007, 27(1): 69-75.
[27]  周自江. 近45年中国扬沙和沙尘暴天气[J]. 第四纪研究, 2001, 21(1): 9-17.
[28]  王小玲, 翟盘茂. 中国春季沙尘天气频数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地面风压场的关系[J]. 气象学报, 2004, 62(1): 96-103.
[29]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37-39.
[30]  Wang Q, Fu C. The detection of climate abrupt change with Mann-Kendall rank statistics[J]. Acta Meteor Sini, 1992, 6(2):254-260.
[31]  余予, 孟晓艳, 张欣. 1980-2011年北京城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2):129-136.
[32]  曾淑玲, 程一帆, 王式功. 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地区春季沙尘暴的年代际变化及原因探析[J]. 中国沙漠, 2010, 30(5):1200-1206.
[33]  Wang S, Wang J, Zhou Z, et al. Regil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kinds of dust storm events in China[J]. Atmos Environ, 2005, 39:509-520.
[34]  肖风劲. 塔克拉玛干地区春季沙尘演变及气候因素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07, 27(1):19-23.
[35]  丁一汇, 朱定真主编. 中国自然灾害要览(上卷)[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46-247.
[36]  王玮, 岳欣, 刘红杰, 等. 北京市春季沙尘暴天气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22(4): 494-498.
[37]  方修琦, 李令军, 谢云. 沙尘天气过境前后北京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39(3): 407-411.
[38]  刘晓东, 田良, 张小曳. 塔克拉玛干沙尘活动对下游大气PM10浓度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24(5):528-532.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