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气象 1996
雷暴下近地面电特性及其对人工引雷的影响, PP. 393-302 Abstract: 利用已建立的一维时变模式,对雷暴下近地面的电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地面的不规则性所产生的电晕电流密度可达2.0nA/m2,由此而形成的空间电荷密度在100m高度以下可达1.1nC/m3,传导电流可达3.5nA/m2,并可延伸到1000m高度,形成0.1nC/m3和1.0nA/m2的电荷密度和电流密度。在雷暴的消散阶段,由于电晕离子的影响,可在地面形成3.0-4.0kV/m与雷暴电场极性相反的电场。几百米高度上的空中电场有助于提高人工引发雷电的成功率。兰州地区,雷暴下部有大量正电荷存在,当低层空间电场达到70.0kV/m左右时,用火箭引雷的成功率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