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原气象 2001
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 PP. 6-13 Abstract: 通过对1998年8月2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起始阶段呈小阶梯特征,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20μs,阶梯的上升时间小于1μs,随着负先导的下行发展,梯级增长。②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在负先导接地之后,表现出明显的阶梯特性,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5μs。③从地面向上发展的连接正先导由多个振荡脉冲组成,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3μs,连接先导的发展也是梯级的。电场快变化中的高频分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最强的发光是由向下的负先导接地时形成的小回击产生的,强光只集中在空气离化而形成的放电通道部分,光强则随着高度的增加很快衰减,其传播速度约为2.1×108m·s-1。在小回击发生之前,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接地之前有较强的发光,而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没有明显的发光。在小回击发生之后,金属导线上端向上正先导的发光强度被增强,其向上的传播速度约为2.4×106m·s-1。金属导线部分在小回击发生之后约220μs逐渐开始熔化发出强光,并向上发展而与前面向上发展的正先导的发光相并合,其传播速度约为1×106m·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