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自动站土壤水分资料质量控制方案的研制

, PP. 101-108

Keywords: 土壤水分,质量控制,质量评估,自动站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在已有的人工观测和自动观测土壤水分资料基础上,统计分析土壤水分不同层次四要素(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壤重量含水率、土壤相对湿度、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的分布特点,根据四要素相应小时资料的特点,依据土壤水分自动站观测原理和方法,研制了适用于自动站土壤水分小时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案。将该质量控制方案应用到全国自动站土壤水分观测小时资料中,通过质量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土壤水分自动站小时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案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各个要素各月的可用率均超过90%,平均可用率在97%以上。

References

[1]  王卫华,王全九,刘建军,等. 膜下滴灌湿润体交汇区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田间实验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1,34(4):558- 564.
[2]  包玉,王志泰. 大叶黄杨对土壤水分梯度胁迫的生长与生理响应〔J〕. 干旱区地理,2011,34(2):208-214.
[3]  李从娟,李彦,马健,等. 干旱区植物根际土壤养分状况的对比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1,34(2):222-228.
[4]  左应梅,杨重法,唐建,等. ‘华南8号’木薯光合特性对土壤水分响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107-111.
[5]  张晶晶,王力. 黄土高原高塬沟壑区坡面表层土壤水分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11,31(1):93-97.
[6]  谷永利,刘学锋,杨贤,等. 河北省土壤水分分布及变化特征〔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3):118-121.
[7]  苏里坦,玉米提,宋郁东. 滴头流量对干旱区膜下滴灌棉田土壤盐分变化的影响〔J〕. 干旱区地理,2010,33(6):889-895.
[8]  张林,孙向阳,曹吉鑫,等. 荒漠草原碳酸盐岩土壤有机碳向无机碳酸盐的转移〔J〕. 干旱区地理,2010,33(5):732-739.
[9]  郭春芳,孙云,张木清. 土壤水分胁迫对茶树光合作用-光响应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6(6):1413-1418.
[10]  夏江宝,张光灿,刘刚.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紫藤叶片生理参数的光响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30-34.
[11]  李洪建,王孟本,柴宝峰.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4):515-519.
[12]  赵晓光,吴发启,刘秉正,等.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水分主要受控因子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1999,9(1):10-14.
[13]  胡新华,杜筱玲,全根元. 人工与自动土壤水分平行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 气象科技,2010,38(2):239-242.
[14]  胡顺军,田长彦,周宏飞. 中子仪土壤墒情监测方法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18(2):70-75.
[15]  王晓婷,郭维栋,钟中,等. 中国东部土壤温度、湿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及其与气候背景的联系〔J〕.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2):181-191.
[16]  张文君,周天军,宇如聪. 中国土壤湿度的分布与变化I. 多种资料间的比较〔J〕. 大气科学,2008,32(3):581-597.
[17]  左志燕,张人禾. 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38(11):428-1437.
[18]  乐益龙,罗勇,郭品文. 中国春季土壤湿度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J〕. 热带气象学报,2007,23(5):474-482.
[19]  孙丞虎,李维京,张祖强,等. 淮河流域土壤湿度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异常关系的初步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2005,16(2):129-138.
[20]  马驻国,魏和林,符淙斌. 中国东部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J〕. 气象学报,2000,8(3):278-287.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